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徐从道韵二首·其二》
《和徐从道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拂袖归来日,柴门稚子迎。

贫甘守藜藿,名不愧公卿。

宝剑空藏匣,良弨惜解檠。

中兴谁草诏,君盍在承明。

(0)
翻译
当归来的那一天,稚嫩的孩子们在柴门前迎接。
即使生活贫困,也甘愿守着粗茶淡饭,名声无愧于高官显贵。
珍贵的宝剑闲置在剑鞘中,优良的弓箭不愿轻易拆开使用。
国家振兴之际,谁起草那份重要的诏书呢?您何不在承明殿中发挥作用?
注释
拂袖:形容轻松离去或不屑一顾的样子。
柴门:简陋的木门,代指乡村或寒舍。
藜藿:泛指粗劣的食物,如藜菜和豆叶。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的通称。
宝剑:象征权力和武勇。
良弨:优良的弓,古时用于射箭。
解檠:檠是矫正弓箭的工具,这里指放松弓弦。
中兴:国家由衰落走向复兴。
承明:古代宫殿名,代指朝廷或皇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作品,名为《和徐从道韵二首(其二)》。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拂袖归来日,柴门稚子迎。"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田园归隐的图景。诗人在归家的日子里,轻拂尘埃,披发而去,回到简陋的家中,却有稚嫩的孩子前来欢迎。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家庭温馨生活的珍视,也反映出他对世俗名利已经淡然。

"贫甘守藜藿,名不愧公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在物质上虽然清贫,但心灵却是充实而快乐的。这里的“公卿”指的是古代德高望重的人物,诗人通过自比,显示出他对个人操守的坚持。

"宝剑空藏匣,良弨惜解檠。"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宝剑虽然珍贵,但却被闲置不用;良好的弓箭也只是收藏起来,不曾真正发挥作用。这是对自己才能未能得到施展的感慨。

"中兴谁草诏,君盍在承明。" 最后两句则是在探讨国家大事和个人的使命。“中兴”意指朝代的中兴之际,而“草诏”则是指制定政策或发号施令的人。诗人在问谁能在这个时代为国草拟命令,同时也在反思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和国家大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夜坐忆刘玉渊·其一

多多泻酒愁无况,久久吟诗淡有情。

花作雪飞深一寸,月随云上恰三更。

(0)

即事君子堂·其二

南薰唤起莲花悟,西照催归燕子忙。

自洗霜刀来切藕,传君嚼玉咽冰方。

(0)

曲肱诗·其五

太乙天皇谒紫清,翠娥百万拥云軿。

当时不合抬头看,忽见天丁叱火铃。

(0)

华阳吟·其四

白云和我到天台,眼入青山意豁开。

到彼山中结茅屋,空馀千古夜猿哀。

(0)

伤春词寄紫元·其二

幽人何事苦伤春,春雨无端愁杀人。

不但幽人独愁怨,江头多少柳眉颦。

(0)

午顿

笋方合爪蕨擎拳,好与同参诗里禅。

居士闻韶今已久,炉峰为我晓生烟。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