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和我到天台,眼入青山意豁开。
到彼山中结茅屋,空馀千古夜猿哀。
白云和我到天台,眼入青山意豁开。
到彼山中结茅屋,空馀千古夜猿哀。
诗人以"白云和我到天台"开篇,既表达了与大自然的亲密交融,又点出了行走的目的地——天台山。接下来"眼入青山意豁开"一句,则描绘出当景色尽收眼底时,那种心旷神怡、胸襟洒落的情怀。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在自然中的隐居生活,"到彼山中结茅屋"显示了一种回归自然、简约生活的愿望。最后一句"空馀千古夜猿哀"则通过对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夜晚猿啼之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寂与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渒水流不归,长淮极天静。
我行发舒六,十月至清颖。
颍尾清我心,颍歌行复警。
严霜岸头重,积势落颓井。
古树啼鸺鹠,闻声不知影。
稍稍上初月,戚戚聚浮梗。
旷野无人居,扬沙极千顷。
中原此开阖,寥廓少翳屏。
行当苦岁月,栖亩寡实颖。
星辰肃中宵,行客畏短景。
踟蹰冰雪意,兆始心已领。
百里不可休,客程同兽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