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花慢.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颛。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雨中花慢.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颛。雨中特为置酒。遂作》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雨中花慢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飏茶烟。

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

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

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

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

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

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0)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雨中花慢·初至密州》。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深院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未能及时欣赏牡丹的遗憾。"今岁花时深院",写出了春天花开的美好时节,而"尽日东风,轻飏茶烟"则营造出宁静而闲适的氛围。"绿苔芳草,柳絮榆钱"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词中提到"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暗示了密州城外的名胜古迹,以及牡丹可能盛开的地方。然而,由于旱蝗之灾和斋素生活,诗人直到九月才得以欣赏到千叶牡丹的绽放,这让他感到惊喜和感动,"雨中特为置酒",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对此泪洒尊前"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投入。"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牡丹在秋季依然开放,仿佛是对诗人的一种慰藉。他感叹时光短暂,"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希望能借此机会弥补先前的遗憾。

最后,诗人决定"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将这份春意留存心中,期待来年能更好地欣赏。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秋暮书怀四首·其二

清溪修竹里,隐者自盘还。

须发明云日,衣裳照薜山。

地幽人眺静,天杳鹭飞閒。

早晚相将意,乾坤一寄间。

(0)

钓歌二首·其一

壮心久零落,捆屦傲江津。

丘壑撄怀满,乾坤独眼真。

垂纶消白日,倚杖看风晨。

不阻蓬荜兴,时从畎亩民。

(0)

观云起雨至

云气生层岳,溶溶满太虚。

因风过越隽,洒雨到阶除。

润圃花初馥,净心尘踰疏。

乾坤增气象,披豁看林庐。

(0)

感兴十七首·其十三

此心从太古,百年我何求。

德由天性合,道以形化流。

虚无求神仙,削迹违人谋。

生死道自然,夭寿何足忧。

敦土心不变,安仁意无愁。

长与道义生,天地可自由。

(0)

郁林八景诗·其四水月岩虚

月上水生岩半閒,岩虚得月透天关。

水流到海源头活,月照人心不照颜。

(0)

登壮哉亭二首·其二

百战几人在,千秋见此亭。

阵前曾饮血,身后尚图形。

乡国无烽火,将军有墓铭。

龙泉土花蚀,犹带旧痕腥。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