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屋为彝古鼎赋》
《海屋为彝古鼎赋》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海上高僧屋数椽,珊瑚碧树绕阶前。

过桥云磬天台寺,对岸风帆日本船。

龙女献珠来供佛,鲛人分席与参禅。

百千劫数如弹指,眼见桑田几变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ǎiwèidǐng
míng / dǒng

hǎishànggāosēngshùchuánshānshùràojiēqián

guòqiáoyúnqìngtiāntáiànfēngfānběnchuán

lóngxiànzhūláigòngjiāorénfēncānchán

bǎiniánjiéshùtánzhǐyǎnjiànsāngtiánbiànqiān

鉴赏

这首明代董纪的《海屋为彝古鼎赋》描绘了一幅海上修行与海外交流的生动画面。首句“海上高僧屋数椽”,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僧人在海上的居所,寥寥数椽,却显出其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珊瑚碧树绕阶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奇特与清幽,珊瑚和碧树相映成趣,宛如仙境。

“过桥云磬天台寺,对岸风帆日本船”两句,通过“云磬”和“风帆”两个意象,展现了僧人生活的宁静与外界的互动。过桥的钟声回荡在空中,象征着僧人的修行与禅心,而对岸驶来的日本船只则暗示着跨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龙女献珠来供佛,鲛人分席与参禅”两句,运用神话传说,龙女献珠和鲛人共坐一席,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体现了佛法的普渡众生。僧人与异族共同修行,体现了佛教的包容与和谐精神。

最后,“百千劫数如弹指,眼见桑田几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用“百千劫数”和“弹指”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桑田变迁”象征世间万物的沧桑巨变。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出作者对僧人生活和世间沧桑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牵牛花

叶细枝柔独立难,谁人抬起傍阑干。

一朝引上檐楹去,不许时人眼下看。

(0)

莺啼序.重过金陵

  金陵故都最好,有朱楼迢递。嗟倦客又此凭高,槛外已少佳致。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问青山、三国英雄,六朝奇伟?

  麦甸葵丘,荒台败垒,鹿豕衔枯荠。正潮打孤城,寂寞斜阳影里。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渐夜深、月满秦淮,烟笼寒水。

  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灯火渡头市。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余音亹亹。伤心千古,泪痕如洗。乌衣巷口青芜路,认依稀、王谢旧邻里。临春结绮,可怜红粉成灰,萧索白杨风起。

(0)

唐多令.吴江中秋

莎草被长洲。吴江拍岸流。忆故家、西北高楼。

十载客窗憔悴损,搔短鬓、独悲秋。人在塞边头。

断鸿书寄不。记当年、一片闲愁。

舞罢羽衣尘满面,谁伴我、广寒游。

(0)

江阴即事

海上帆来何处客,烟中犬吠几人家。

云寒雁影翻红照,水落鸥群占白沙。

(0)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三首·其一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

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

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

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

(0)

烛下梅花二首·其一

烛下一枝梅,欲开犹未开。

浑如玉冠子,戴月上琼台。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