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暮书怀四首·其二》
《秋暮书怀四首·其二》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清溪修竹里,隐者自盘还。

须发明云日,衣裳照薜山。

地幽人眺静,天杳鹭飞閒。

早晚相将意,乾坤一寄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清溪修竹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清溪修竹里”,点明了隐居之地的环境——清溪环绕,修竹成林,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隐者自盘还”一句,直接揭示了人物身份,一位隐居的智者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

“须发明云日,衣裳照薜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通过“须明”与“云日”的对比,以及“衣裳”与“薜山”的映照,展现了隐者生活的独特景象。这里的“须明”可能指的是隐者的智慧或内心之光,而“云日”则象征着外界的纷扰与光明。衣裳与薜山的映照,则是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暗示着他的生活与自然界的美好融为一体。

“地幽人眺静,天杳鹭飞閒”进一步描绘了隐居地的宁静与和谐。地势幽静,让人的心灵得以平静;天空辽阔,白鹭悠闲地飞翔,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最后,“早晚相将意,乾坤一寄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宇宙的感悟。这里的“早晚相将”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也可能是与自然、宇宙的交流与融合。“乾坤一寄间”则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包容与理解,暗示着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天地万物同呼吸、共命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宇宙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二八玉泉分派泠,三千银界出尘清。

(0)

成都运司园亭十首·其九水阁

小阁平池阳,危桥属花屿。

杖履乐幽闲,龟鱼荫深阻。

刻柱记新涨,弄水涤烦暑。

物我久相忘,珍禽近人语。

(0)

西郊晚步

江城五月风雨馀,岭南地僻少驰驱。

政馀长日无与俱,寻幽步屧城西隅。

地平山远迷绿芜,垂阳深处闻鹧鸪。

萦纡小径逅浮图,松风夹道如笙竽。

清池冷浸秋水菰,如有露气侵庭梧。

桃笙院静横竹奴,栩栩清梦游冰壶。

觉来残照不可呼,更待好月同归涂。

(0)

铜螭署

挈壶传箭逼天聪,铸出蟠螭巧范同。

何事腹中藏怪物,人惊蝘蜓气如虹。

(0)

游光大寺示犀老

山横杳霭有无中,叠观层台一梵宫。

万轴琅函方杜口,数声啼鸟正谈空。

溪云抱影侵行屐,香篆飞烟袭晚风。

薄宦羁人如接槢,自惭来往苦匆匆。

(0)

题诗长老壁

维摩病士意超然,边腹便便但昼眠。

共说平时忙底事,烹茶煮药过残年。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