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年年自寝讹,生灵餐尽意如何。
爪牙众后民随减,溪壑深来骨已多。
天子纪纲犹被弄,客人穷独固难过。
长途莫怪无人迹,尽被山王棱杀他。
岩下年年自寝讹,生灵餐尽意如何。
爪牙众后民随减,溪壑深来骨已多。
天子纪纲犹被弄,客人穷独固难过。
长途莫怪无人迹,尽被山王棱杀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山野中的凄凉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生存状态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世态变化和生命消逝的感慨。
“岩下年年自寝讹”,这一句点出了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变迁。岩石下的动物似乎每年都在长眠中度过,而生灵则在无尽的岁月中逐渐凋零,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循环的悲凉。
“爪牙众后民随减”,这里的“爪牙”指的是猛兽,它们数量的增加往往预示着人类生活空间的压缩和生存困境的加剧。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然界中食物链的残酷,以及人类在其中的脆弱。
“溪壑深来骨已多”,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山谷幽深、野兽遗骸遍布的景象。溪流和山涧中的深处,藏匿着无数动物的白骨,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与死循环的描述,也隐喻了历史的沉重和生命的消逝。
“天子纪纲犹被弄”,这一句中的“天子”指的是帝王,“纪纲”则指的是国家的法度。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便是皇权,也无法完全控制自然界的力量,甚至连自己的统治秩序也会被大自然所左右。
“客人穷独固难过”,此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他或许是一个旅途中的游子,面对着荒凉的山川和凶猛的野兽,感到孤独和无助。这里的“难过”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困难,也包含了心理上的挑战。
“长途莫怪无人迹”,这一句则从宏观上描绘了一幅长久以来未有人踪的荒凉景象。这条路因为危险而被人避开,自然也就显得更加孤寂和凄清。
“尽被山王棱杀他”,最后一句中的“山王”指的是居住在山野之中的人或生物,而“棱杀”则是对那些因生活环境恶劣而丧命者的形象描述。这句话强调了自然界的残酷,以及人类在其中的弱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荒凉山野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于生命脆弱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大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才子泣穷途,佳人苦薄命。
不料此定例,千年难改政。
谓系如分傥,殊难一例评。
庄姜赋《绿衣》,《终风》暴自迅。
昭君嫁沙漠,琵琶寄哀咏。
彼独非贞淑,何都罹强横。
昭昭祸福门,颠倒胡无定。
空空轮回理,渺茫难凭信。
十二万年前,偶然分逆顺。
化工草创成,铁案堪援证。
夭寿贞不贰,古训式贤圣。
趋避徒烦劳,但当受其正。
出山不见云,入山惟见竹。
竹尽露寺门,绿阴环曲曲。
莲池昔居此,安禅构茅屋。
高踪西去久,衣钵今谁属。
我来偶徜徉,香积饭初熟。
禅从玉版参,书向金函读。
转怜名利辈,抗尘空逐逐。
晚钟云外来,催我还辕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