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已凋零齿已疏,饱谙成败更谁如。
贵人岂得常金屋,丞相那知起草庐。
久泛江湖知钓术,晚归垄亩授农书。
一尊径就村翁醉,未肯英雄许本初。
发已凋零齿已疏,饱谙成败更谁如。
贵人岂得常金屋,丞相那知起草庐。
久泛江湖知钓术,晚归垄亩授农书。
一尊径就村翁醉,未肯英雄许本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村醉》,通过描绘主人公的晚年生活,展现了其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首句“发已凋零齿已疏”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年老体衰的境况,而“饱谙成败更谁如”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沧桑与对过去的反思,暗示了他经历过许多成功与失败。
接下来,“贵人岂得常金屋,丞相那知起草庐”两句,以对比的手法揭示出富贵荣华的不稳定性,以及权高位重者未必了解民间疾苦,暗含对官场现实的批判。诗人以自身经历为镜,感慨万分。
“久泛江湖知钓术,晚归垄亩授农书”写出了主人公在漂泊生涯中领悟到的生活智慧,即从自然和民间生活中学习,晚年选择教授农书,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一尊径就村翁醉,未肯英雄许本初”,诗人借村翁的形象,表达自己虽身处平凡,但仍保持英雄本色,不愿像本初(汉代名将窦融)那样轻易屈服于世俗,而是选择醉乡生活,坚守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载体,寓言深刻,展现了陆游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有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严寒动八荒,藾藾无休时。
阳乌不自暖,雪压扶桑枝。
岁暮寒益壮,青春安得归。
朔雁到南海,越禽何处飞。
谁言贫士叹,不为身无衣。
刖足岂更长,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蠡上,归梦向汾水。
低摧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然,达者心思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
功名生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
匹马未来期,嘶声尚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