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泽老龟蒙,蛹卧丝自裹。
君从莲叶畔,亲领末后语。
怜我未得闻,独茧授长绪。
因兹服英悟,郁郁副奇许。
士于沦胥中,搏手架栏柱。
一瓦不漂零,百世保风雨。
转圜信无难,灭木犹有惧。
高翔要深泳,厚积堪重负。
狂波浸三伏,回壑万流阻。
旅情方夷犹,霁色待舒吐。
樵峰浓黑散,蓼岸微红聚。
进舟石门滩,小泊看佳处。
笠泽老龟蒙,蛹卧丝自裹。
君从莲叶畔,亲领末后语。
怜我未得闻,独茧授长绪。
因兹服英悟,郁郁副奇许。
士于沦胥中,搏手架栏柱。
一瓦不漂零,百世保风雨。
转圜信无难,灭木犹有惧。
高翔要深泳,厚积堪重负。
狂波浸三伏,回壑万流阻。
旅情方夷犹,霁色待舒吐。
樵峰浓黑散,蓼岸微红聚。
进舟石门滩,小泊看佳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友人陈漫翁告别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体现了宋代词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首句“笠泽老龟蒙,蛹卧丝自裹”以生动的比喻形象展开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通过对龟壳和蚕丝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静谧、内敛的氛围。接下来的“君从莲叶畔,亲领末后语”则是对告别场景的细致刻画,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深意长。
中间部分“怜我未得闻,独茧授长绪。因兹服英悟,郁郁副奇许”透露出一种遗憾和不舍,以及对未来可能重逢的美好愿景的期待。此后,“士于沦胥中,搏手架栏柱。一瓦不漂零,百世保风雨”则是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坚守信念的承诺。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转圜信无难,灭木犹有惧。高翔要深泳,厚积堪重负”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挑战时的自我鼓励和积极向前的态度。而“狂波浸三伏,回壑万流阻。旅情方夷犹,霁色待舒吐”则通过壮观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对于远行友人的不舍与期待。
最后,“樵峰浓黑散,蓼岸微红聚。进舟石门滩,小泊看佳处”是对出发前的最后准备和对美好风光的留恋之情的抒写,从而在诗篇中营造了一种深远和宁静的结尾。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危亭顶鄂渚,欲上初不敢。
肩舆蹑峥嵘,眼界惊坎窞。
青山缭江湖,烟雨抹浓淡。
千帆破沧浪,万室昭菡萏。
大泽匈可吞,秀色手宜揽。
形势控上游,天险卦侔坎。
登临迫吹帽,秋声在葭菼。
衔杯情有欣,怀古意多感。
两雄孙与刘,壮志鲸鹏啖。
赤壁走阿瞒,功业炳铅椠。
黄鹤去何之,灵竹色犹惨。
楼馀庾公兴,洲遗正平憾。
北望旧中原,激裂壮士胆。
何由登太山,一快天下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