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馆人人倦踏青。粉垣深处簸钱声。
卖花门外绿阴轻。
帘幕风柔飞燕燕,池塘花暖语莺莺。
有谁知道一春情。
绣馆人人倦踏青。粉垣深处簸钱声。
卖花门外绿阴轻。
帘幕风柔飞燕燕,池塘花暖语莺莺。
有谁知道一春情。
这首金代刘仲尹的《浣溪纱·其三》描绘了一幅春天闺中闲适的画面。首句“绣馆人人倦踏青”写出了绣房中的女子们在春日里游玩后感到疲倦,暗示了春天的慵懒与惬意。接着,“粉垣深处簸钱声”描绘了女子们在院内玩耍,以簸钱为乐,增添了生活情趣。
“卖花门外绿阴轻”则转向户外,绿树成荫,花市热闹,春光正好。接下来两句“帘幕风柔飞燕燕,池塘花暖语莺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风拂面、燕舞莺歌的生机盎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有谁知道一春情”以疑问收尾,流露出闺中女子对春日情感的细腻体验和无人理解的淡淡愁绪,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展现了金代女性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
海内交情两断金,离歌倡和俱吴音。
桃花如雨暮春酒,竹箭有筠他日心。
万里书来蜀道易,四愁诗成湘水深。
田园将芜各早计,一棹五湖能见寻。
一叶起秋色,众绿凋岁华。
耿耿霜露侧,馀此黄金葩。
西风满天地,孤芳照尘沙。
殷勤开小筑,花气日夕嘉。
落英楚累手,东篱陶令家。
两穷偶寓意,岂必真爱花。
不如亭中人,一笑了天涯。
采采勿虚度,门前欲高牙。
六月火云高偃蹇,使君有意怜焦卷。
一封红篆驿金龙,雨气倏随炉燎满。
风师避路雷车鸣,石破天惊檐溜倾。
不知稻本颇苏否,但觉溪声如百霆。
税驾朱幡未云久,造化功成屈伸肘。
我评兹事与天通,知公小试调元手。
清坛深夜宾众真,前驱霓旌后飙轮。
定有灵官识仙伯,报道紫皇思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