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济归才望,江湖成倦游。
萱花清昼梦,堂背暮山秋。
范妪支家造,苏郎抱国忧。
黄花三十度,祈伴寿樽讴。
开济归才望,江湖成倦游。
萱花清昼梦,堂背暮山秋。
范妪支家造,苏郎抱国忧。
黄花三十度,祈伴寿樽讴。
此诗《寿萱》由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以“寿萱”为题,借萱草(又名忘忧草)表达对寿者的美好祝愿与敬意。
首联“开济归才望,江湖成倦游”,开篇即以“开济”二字,寓意寿者才华横溢,历经世事沧桑后,归于平静,表达了对其人生经历的感慨与赞美。接着“归才望”三字,点明寿者虽已年高,但其才望依然不减,令人敬佩。“江湖成倦游”则描绘出寿者在漫长岁月中,经历了无数风浪,如今终于可以放下一切,享受宁静生活的画面。
颔联“萱花清昼梦,堂背暮山秋”,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来烘托氛围。萱花,象征着母亲或长辈,此处暗指寿者,清昼梦则暗示了寿者在宁静的白天里,或许正沉浸在美好的回忆或梦境之中。而“堂背暮山秋”则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寿者站在庭院中,眺望远处秋色满山的画面,既展现了季节更迭之美,也寓意着寿者晚年生活的安详与宁静。
颈联“范妪支家造,苏郎抱国忧”,这里运用典故,范妪和苏郎分别指的是范仲淹和苏轼,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以他们的事迹来比喻寿者,既体现了寿者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其在国家或社会上的贡献与忧虑。这一联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寿者深远影响的肯定。
尾联“黄花三十度,祈伴寿樽讴”,以“黄花”代指菊花,菊花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长寿。此联表达了对寿者每年都能度过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生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希望与寿者共享欢乐,共度佳节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表达了对寿者的深深祝福,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野照芜城夕。送远目、云水苍茫不极。
琼蕊音遥,青楼梦杳,玉钩人寂。
何处认隋宫、见衰草寒烟堆积。攒一片、伤心碧。
听柳外哀蝉,风高响滞,如诉兴亡旧恨,声声无力。
今昔。可胜悽恻。莫重问、锦帆消息。
竹西歌吹,淮南笙鹤,尽成陈迹。
转眼又西风,辞巢越燕还如客。落叶千重萧槭。
万事总销沉,唯有清江皓月,曾照昔人颜色。
自钟期死后碎瑶琴,古调向人难。
正张华石上,苏公泉侧,泪血斑斓。
打叠移宫换羽,袖手且盘桓。
谁在东江市,霹雳重弹。
最苦长门秋怨,可为予改操,白雪幽兰。
奈无端五岳,膈上心间闻。
但从来、读骚饮酒,问傍人、此意不相关。
祇博得万山俱响,风急云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