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东背贺兰山,回望尘沙万里宽。
土地久传戎种姓,人民还笑汉衣冠。
军中意气谁先得,史上功名我惯看。
何日归来谈将略,转吾愁面入忻欢。
黄河东背贺兰山,回望尘沙万里宽。
土地久传戎种姓,人民还笑汉衣冠。
军中意气谁先得,史上功名我惯看。
何日归来谈将略,转吾愁面入忻欢。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与贺兰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历史与民族融合的深刻思考。开篇“黄河东背贺兰山”,以磅礴的自然景观起笔,展现出辽阔的地理背景。接着“回望尘沙万里宽”,通过回望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土地久传戎种姓,人民还笑汉衣冠”两句,揭示了地域文化与民族融合的主题。这里“戎”与“汉”代表不同的民族或文化背景,“笑”字生动地表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与和谐共处。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作者对多元文化共存的欣赏和赞美。
“军中意气谁先得,史上功名我惯看”则转向对历史与英雄的探讨。前句询问在军营中谁能最先获得荣誉与勇气,后句表明作者对历史功名的熟悉与理解。这两句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视角相结合,既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向往,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最后,“何日归来谈将略,转吾愁面入忻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归来的期待,希望那时能与人分享自己的战略智慧与经历,将过去的忧愁转化为喜悦。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变化,也寓意着从困难中寻找希望,从挫折中汲取力量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民族文化的对比、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广阔世界、多元文化、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官租颇繁重,在昔盖有因。
而此服田者,本皆贫下民。
耕作既劳勤,输纳亦苦辛。
遂令衣食微,曷以赡其身。
殷念恻予怀,故迹安得循。
下诏减十三,行之四方均。
先王亲万姓,有若父子亲。
兹惟重邦本,岂曰矜斯人。
大唐天子梨园师,金汤重付轧荦儿。
何人端坐阅乐籍,三万缠头不足支。
龟年檀板阿蛮舞,花奴手中花如雨。
钧天供奉真天人,上亦亲挝汝阳鼓。
玉奴檀槽倦无力,忽窃宁哥手中笛。
边风吹入新贡箫,铜池夜梦双飞翼。
閤门边奏塞黈聪,耳谱更访明月宫。
渔阳一震万窍聋,梨园弟子散如雨,惟有舞马伤春风。
莽神州、北去见岩疆,风烟画图开。
问龙城牙帐,殿荒辽栋,堞剩秦苔。
尽有千岩万壑,水绕白狼来。
拱向回中近,众笏如排。
艺事东丹殊胜,把塞垣秋色,洗出尘埃。
笑倪黄几辈,身未到遐垓。
好河山、君家故物,待纡筹、亲为辟蒿莱。
燕然上、勒铭椽笔,云扫苍厓。
维县义乌,有腴其田。畇畇原隰,有陌有阡。
田则民有,税入于官。岁取几何,石万三千。
民之繇役,视税寡多。维民之媮,虚实以讹。
富累千百,役仅一加。贫或斗升,顾同其科。
官有臬司,视民孔明。曰兹富贫,弗均弗平。
宜括其实,使无遁情。役以税差,税由籍徵。
维事之殷,匪才莫支。孰以才称,范侯在衢。
臬司檄侯,侯莫敢违。义乌之事,俾侯来尸。
侯来尸之,躬其劳勤。凡民有田,俾其自陈。
里胥载覈,徂隰徂畛。且稽故籍,质其伪真。
钩隐弗遗,增崇弗逾。既括而实,乃籍乃图。
图籍既完,弗缪弗污。按籍以役,庳高用敷。
豪民大家,繇兼役重。单夫窭人,获免于佣。
富既弗病,贫将终丰。民情载愉,颂声沨沨。
颂声伊何,民役孔均。匪役之均,惟侯之恩。
侯恩曷忘,膏泽我身。我身之馀,施及子孙。
愿侯毋行,侯行不留。岂惟我人,人皆徯侯。
侯其行矣,莫维侯舟。我歌我诗,以相民讴。
《义乌括田诗》【元·王祎】维县义乌,有腴其田。畇畇原隰,有陌有阡。田则民有,税入于官。岁取几何,石万三千。民之繇役,视税寡多。维民之媮,虚实以讹。富累千百,役仅一加。贫或斗升,顾同其科。官有臬司,视民孔明。曰兹富贫,弗均弗平。宜括其实,使无遁情。役以税差,税由籍徵。维事之殷,匪才莫支。孰以才称,范侯在衢。臬司檄侯,侯莫敢违。义乌之事,俾侯来尸。侯来尸之,躬其劳勤。凡民有田,俾其自陈。里胥载覈,徂隰徂畛。且稽故籍,质其伪真。钩隐弗遗,增崇弗逾。既括而实,乃籍乃图。图籍既完,弗缪弗污。按籍以役,庳高用敷。豪民大家,繇兼役重。单夫窭人,获免于佣。富既弗病,贫将终丰。民情载愉,颂声沨沨。颂声伊何,民役孔均。匪役之均,惟侯之恩。侯恩曷忘,膏泽我身。我身之馀,施及子孙。愿侯毋行,侯行不留。岂惟我人,人皆徯侯。侯其行矣,莫维侯舟。我歌我诗,以相民讴。
https://shici.929r.com/shici/Uq6p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