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城头著画阑,当年气欲压人寰。
天机野马浮游外,世事沙鸥浩荡间。
俗靡风颓畴底柱,功成身退盍循环。
君看方册中前鉴,办取轻帆及早还。
百尺城头著画阑,当年气欲压人寰。
天机野马浮游外,世事沙鸥浩荡间。
俗靡风颓畴底柱,功成身退盍循环。
君看方册中前鉴,办取轻帆及早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自和(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百尺城头、画阑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时光与英雄气概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功成身退、归隐田园的向往。
“百尺城头著画阑,当年气欲压人寰”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城头高耸,似乎承载着历史的重量,那种当年的英雄气概至今犹存,依旧给人以压抑之感。
“天机野马浮游外,世事沙鸥浩荡间”两句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诗中的“天机”,通常指的是自然的法则或天命;“野马”,则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而“世事沙鸥”,形容了世间纷扰复杂、变化无常,正如沙洲上的鸥鸟,不定所之。
接下来的“俗靡风颓畴底柱,功成身退盍循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其中“俗靡风颓”,形容的是世态炎凉、物是人非的现实;而“畴底柱”,则可能暗喻着支撑起一段时光或生命的一种象征。
最后,“君看方册中前鉴,办取轻帆及早还”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诗中的“方册”,有可能是指历史的记录或者某种智慧的结晶;而“办取轻帆及早还”,则是在告诫对方要及时行事,趁早归去。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与现实、功名与隐退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远的思想。
羡子清吟处,茅斋面碧清。
解憎莲艳俗,唯欠荻花幽。
鹭立低枝晚,风惊折叶秋。
赠君须种取,不必树忘忧。
家家门外庐山路,唯有夫君乞假游。
案牍乍抛公署晚,林泉已近暑天秋。
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
此去萧然好长往,人间何事不悠悠。
闻君仙袂指洪涯,我忆情人别路赊。
知有欢娱游楚泽,更无书札到京华。
云间驿阁连江静,春满西山倚汉斜。
此处相逢应见问,为言搔首望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