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梨园师,金汤重付轧荦儿。
何人端坐阅乐籍,三万缠头不足支。
龟年檀板阿蛮舞,花奴手中花如雨。
钧天供奉真天人,上亦亲挝汝阳鼓。
玉奴檀槽倦无力,忽窃宁哥手中笛。
边风吹入新贡箫,铜池夜梦双飞翼。
閤门边奏塞黈聪,耳谱更访明月宫。
渔阳一震万窍聋,梨园弟子散如雨,惟有舞马伤春风。
大唐天子梨园师,金汤重付轧荦儿。
何人端坐阅乐籍,三万缠头不足支。
龟年檀板阿蛮舞,花奴手中花如雨。
钧天供奉真天人,上亦亲挝汝阳鼓。
玉奴檀槽倦无力,忽窃宁哥手中笛。
边风吹入新贡箫,铜池夜梦双飞翼。
閤门边奏塞黈聪,耳谱更访明月宫。
渔阳一震万窍聋,梨园弟子散如雨,惟有舞马伤春风。
这首诗描绘的是唐朝天子唐玄宗在梨园中欣赏音乐的场景,以梨园师为引,展现了宫廷音乐的奢华与技艺高超。诗人通过"金汤重付轧荦儿",暗示了音乐的庄重和演奏者的技艺精湛。"三万缠头不足支"则反映出宫廷对艺术的慷慨赏赐,以及艺人们技艺之高,收入丰厚。
"龟年檀板阿蛮舞,花奴手中花如雨"形象地描绘了乐队和舞蹈的热闹场面,"钧天供奉真天人"赞美了乐师们的神乎其技,连皇帝也亲自参与击鼓。接下来,诗中通过"玉奴檀槽倦无力"和"忽窃宁哥手中笛"的变化,展现了音乐的流转和不同乐器的美妙。
"边风吹入新贡箫,铜池夜梦双飞翼"将音乐带入梦境,象征着音乐的魅力超越现实,而"閤门边奏塞黈聪,耳谱更访明月宫"则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深远影响。最后,"渔阳一震万窍聋"以强烈的对比,描绘了音乐的力量,当渔阳鼙鼓响起时,梨园弟子们四散,只剩下舞马在春风中感伤。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唐代宫廷音乐的繁华与哀婉,以及音乐对人心灵的深深触动。杨维桢作为元末明初的诗人,此诗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