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秋夜》
《踏莎行.秋夜》全文
清 / 俞庆曾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秋露泠泠,秋风细细。秋虫切切如私语。

有人不寐倚秋灯,银屏疏影秋如水。

秋入秋肠,愁生愁际。秋声听彻无情绪。

开帘独自看秋星,秋河隐隐微波起。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秋夜》由清代诗人俞庆曾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独特韵味。

首先,“秋露泠泠,秋风细细。”这两句以“泠泠”和“细细”形容秋露与秋风,营造出一种清凉而柔和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秋夜的凉意与宁静。接着,“秋虫切切如私语。”将秋虫的声音比作私语,生动地描绘了秋夜中细微而充满生机的声音,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

“有人不寐倚秋灯,银屏疏影秋如水。”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描述了一个不眠之人倚靠在秋灯旁,银色的屏幕映照出稀疏的影子,如同流动的秋水,既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沉思,也烘托出秋夜的静美。

接下来,“秋入秋肠,愁生愁际。”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深秋时节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感慨,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与个人的情感体验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开帘独自看秋星,秋河隐隐微波起。”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独自站在窗前,仰望星空,秋河(可能指银河)在微弱的光芒中泛起细小的波纹。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秋夜的美丽,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澜,以及对远方或未知事物的向往与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秋夜的静谧与深邃,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俞庆曾
朝代:清

俞庆曾,字吉初,号琴愔,德清人。上元光绪戊子举人宗舜年继室。有《绣墨轩遗稿》。
猜你喜欢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桐轩

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
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
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
秋飚一凌乱,淅沥惊葱倩。
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
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湖桥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远。
不作过湖桥,两处那相见。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余青,従横未须束。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竹坞

空陂放修竹,肃肃复冥冥。
莫除坞外笋,従使入园生。

(0)

游庐山山阳七咏 归宗寺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

(0)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掬泉轩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润可无泉。
穿墙白练秋声细,照屋清铜晓色鲜。
已放鱼虾嫌跳掷,更除萍藻任漪涟。
只应明月中霄下,长共禅心相向圆。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