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旱潦最关情,共卜田鸡上巳鸣。
莫似翁山呼作蛤,介虫将与蠃虫争。
农家旱潦最关情,共卜田鸡上巳鸣。
莫似翁山呼作蛤,介虫将与蠃虫争。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牂柯江上偶然作》系列中的第十八首。全诗通过描述农家对旱涝灾害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田鸡上巳鸣声的共同期待,展现了农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对丰收的渴望。
首句“农家旱潦最关情”,直接点明了农民对于旱涝灾害的担忧之情,这是他们生活和农业生产中最为关心的问题。旱涝不均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进而影响到一年的收成,因此农民对此极为敏感。
次句“共卜田鸡上巳鸣”,则描绘了农民们在特定时节(上巳节)聚集在一起,通过观察田鸡的鸣叫来预测天气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的传统习俗。田鸡的叫声被视为预示着雨水的丰歉,农民们通过这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寄托着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后两句“莫似翁山呼作蛤,介虫将与蠃虫争”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翁山”比喻那些错误地将田鸡误认为其他物种的人,强调了正确识别自然现象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介虫”(如螃蟹)和“蠃虫”(如蜗牛)的对比,暗示了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避免混淆和误解,从而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指导农业生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农民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适应,也体现了他们对和谐共生、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刻的比喻,全祖望巧妙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低田已无水,高田干欲死。
北风暂歇复南风,田头日日黄尘起。
朝踏车,暮踏车,朝暮踏车休怨嗟。
太岁在酉,觅浆作酒。田家五行,其理或有。
可怜僧道行日中,口诵经呗心忡忡。
青天云黑雨将至,翻然又被风吹去。
惟天聪明,岂不念农。三日甘霖,天下乃丰。
迎神赛社,村鼓冬冬。
此时家家扶醉翁,白云红树迷西东,焉知阖辟由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