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隐逸生活,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宁静表达出了深深的向往。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这两句写景,设定了一种神秘古老的氛围。"万古仇池" 指代远古时代的一处清泉或水源,而"潜通小有天" 则表明这清泉与天地相连,有着超自然的联系。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此地神秘力量的推崇和向往。"神鱼" 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人不见" 则强调了这神奇之物与世俗隔绝,"福地语真传" 表示这是一个充满吉祥和智慧的地方。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亲近感受和深厚情感。"近接西南境" 指的是地理位置,而"长怀十九泉" 则是诗人内心对于这片神奇之地的永恒眷恋。
最后两句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愿望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何时" 表示一种期待,而"一茅屋" 则是简单自然生活的象征。"送老白云边" 则是希望在这片美丽的地方安度晚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精神之高和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是一篇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的山水田园诗。
跋马黄花路,遥指峰山口。
露浥快尘无,晴暴占秋有。
迤逦陟兰磴,此行初入山。
山民如旧识,对我发欢颜。
一径平开白,两山夹辅青。
毋宁少蕴藉,后叠翠为屏。
峰山亦小岭,始登心为畅。
塞上最高峰,行据双眸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