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传舆志,风流欠画图。
高花人不采,留得映栖乌。
名字传舆志,风流欠画图。
高花人不采,留得映栖乌。
这首诗名为《刺桐(其一)》,作者是宋代诗人陈宓。诗中通过"名字传舆志"一句,表达了刺桐树虽然名声在外,但似乎并未因其美名而被人过度采摘,保留了自然的姿态。"风流欠画图"进一步强调刺桐的风韵未能被画家充分捕捉在画布上,暗示其未被世人完全欣赏。最后一句"高花人不采,留得映栖乌"描绘了刺桐花开得高洁,却无人问津,只有乌鸟在其间栖息,增添了孤寂与清冷的意象。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刺桐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对高洁之物被忽视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
翁年六十九,大郎才得孙。
五行不孤亢,停当乾与坤。
于焉观于穆,孝悌天已根。
贤愚一任汝,鞠育推予恩。
我观人祖心,恨不见曾元。
曾元日以远,多至昧厥源。
惟有眉山家,颍弟坡为昆。
庆图挂高堂,幼幼而尊尊。
代昌贤才出,根硕枝叶烦。
愿是我家儿,庶几大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