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长汀晚沐新,一凉犹下耐冠巾。
江连碧树自今古,我与青山迭主宾。
乞巧未能从帝子,坐愚宁免辱溪神。
向来鸥鸟间何阔,莫是炎凉不我亲。
月满长汀晚沐新,一凉犹下耐冠巾。
江连碧树自今古,我与青山迭主宾。
乞巧未能从帝子,坐愚宁免辱溪神。
向来鸥鸟间何阔,莫是炎凉不我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开篇“月满长汀晚沐新,一凉犹下耐冠巾”两句,通过对夜晚月光下的清凉感觉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与自在。
接着,“江连碧树自今古,我与青山迭主宾”两句,则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和融合感。这里的“碧树”代表着永恒不变,而“我与青山迭主宾”则表明了诗人的精神寄托,似乎在暗示一种超越尘世的友谊。
第三句“乞巧未能从帝子,坐愚宁免辱溪神”中,“乞巧”可能是指向往于自然界的和谐与智慧,但又觉得自己无法完全达到那种境界,只得以“愚”自居,以保持一份清净,不致对自然界造成干扰。
最后两句“向来鸥鸟间何阔,莫是炎凉不我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无论是鸥鸟还是天气变化,对于诗人来说,都已经融入到他的生活中,不再有隔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敬仰,以及他追求的一种精神自由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