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岭上鬼火青,虎榜山前昼晦暝。
小妇江边号欲绝,郎君被杀祭狼星。
龙头岭上鬼火青,虎榜山前昼晦暝。
小妇江边号欲绝,郎君被杀祭狼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悲情的画面,通过龙头岭上的鬼火、虎榜山前的昏暗,以及江边小妇的哀嚎,构建了一个凄凉恐怖的氛围。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悲剧故事的背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悲伤与恐惧。
“龙头岭上鬼火青”,龙头岭上,鬼火闪烁,青光幽幽,暗示着这个地方充满了不祥之气,或是曾经发生过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件。这里的“鬼火”不仅象征着死亡与不详,也可能是对某种超自然现象的隐喻,引发读者对于未知与神秘的好奇与思考。
“虎榜山前昼晦暝”,虎榜山前,原本明亮的世界变得昏暗,仿佛连白天都失去了光彩。这种景象的突然变化,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也暗示了某种不可预知的危险或变故即将发生。山前的昏暗,或许象征着主人公即将面临的困境或挑战,或是他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小妇江边号欲绝”,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小妇人在江边发出绝望的呼号。她的声音似乎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助。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世界,也加深了整个故事的悲剧色彩,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人性中的脆弱与悲哀。
“郎君被杀祭狼星”,最后两句揭示了故事的核心——一位郎君的不幸遭遇。他被杀害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甚至可能为了安抚他的灵魂,举行祭祀狼星的仪式。这一情节不仅为故事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死亡的敬畏与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情节,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故事,让人在感受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生命、死亡、人性以及社会文化的深刻内涵。
清晨起盥栉,卷箔坐南轩。
红日忽满树,飞鸟相喧翻。
农夫告铚艾,导我之前村。
露晞芒屦滑,地僻秋芜繁。
行行不逾里,委蛇到其门。
父老喜客至,为黍烹鸡豚。
劝我当力穑,醉中多好言。
低头谢父老,我志久已存。
归来三叹息,默诵归田园。
汉作楼船三百尺,江南父老何曾识。
船头击鼓转红旗,船尾踏车人不知。
君王英略似汉武,要挽江心射蛟弩。
天戈指日殄匈奴,先遣偏舟下江浦。
三年血满秋江红,洞庭摇落悲秋风。
漫山栅水作城寨,逆气不腥河伯宫。
惊涛捲地喷飞雪,艨艟一出千艘空。
将军自驾木城去,莫叹龙骧作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