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四首·其四》
《感遇四首·其四》全文
金 / 王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槁梧蒙绂冕,峥嵘化侯王。?饵先百牢,兰烟浮玉房。

儿女何所见,拜跪色甚庄。

四海正聋瞽,威灵尔翕张。

哀哉杞梓材,弃捐官道傍。

(0)
鉴赏

这首诗《感遇四首(其四)》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王浍创作,通过寓言式的叙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槁梧蒙绂冕”以枯萎的梧桐树蒙上华丽的冠冕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外表光鲜但实质空虚的社会现象。接着,“峥嵘化侯王”进一步揭示了权贵阶层的崛起,他们虽然出身低微,却能凭借各种手段迅速攀升至高位,象征着社会不公和权力的滥用。

“饵先百牢,兰烟浮玉房”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权贵们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享乐,甚至不惜牺牲道德底线。这里的“饵先百牢”可能暗指他们对美食的极度渴望,而“兰烟浮玉房”则可能象征着他们奢华的生活方式,以及这种生活方式背后的腐败与浪费。

“儿女何所见,拜跪色甚庄”则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描绘了普通民众对权贵的敬畏与崇拜,即使在面对不公时也选择沉默和顺从,体现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盲从心理和对权威的盲目崇拜。

“四海正聋瞽,威灵尔翕张”一句,指出整个社会如同聋哑人一般,无法辨别是非,只能被权贵的威势所震慑,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信息闭塞、舆论控制严重的问题。

最后,“哀哉杞梓材,弃捐官道傍”以“杞梓材”比喻人才,表达了对被埋没的真正人才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对社会只重表面、忽视内在价值的现象进行了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生动描绘和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强烈批判意识。

作者介绍

王浍
朝代:金

王浍(生卒年不详),,一字贤佐,咸平(今辽宁开原)人。邃于《易》学,又通星历谶纬之学。
猜你喜欢

明堂庆成诗·其四

皇心寅畏格皇天,旱岁俄书大有年。

报本愈严阳馆祀,庆成复第从臣篇。

祠官瑞纪灵光烛,太史星占贯索捐。

黼座正中图贡上,万方归德更乾乾。

(0)

自叹三首·其二

北辙更寒暑,南冠几晦冥。

家山时入梦,妻子亦关情。

惆怅心如失,崎岖命复轻。

遭时命如此,薄分笑三生。

(0)

晁无咎大砚

玄玉琢为池,潭潭可容尺。

圆侵震泽璞,润带端溪色。

麟台雠书御史孙,挥毫应敌妙语言。

滔滔百丈洪河翻,助宝以泓还骏奔。

君王侧席明光殿,直言傥有公卿荐。

区区边计不须陈,亦论皇王继家传。

(0)

游籍田三首·其三

落日隐山谷,清风来户庭。

烂柯棋已罢,伏槛酒初醒。

归辔须长骛,都门偶未扃。

辛勤到蓬荜,林表已华星。

(0)

铜陵县端午日寄兄弟二首·其一寄经父

柳浦移舟带雨行,奔波南北是平生。

忽惊佳节临端午,还记当年客禁城。

丹杏饤盘深簇火,碧醪倾盏酽堆饧。

菖蒲角粽俱如旧,何事樽前醉不成。

(0)

送崔伯阳守颍州

听说州除美,州临颍水清。

风谣带京洛,湖岛似蓬瀛。

昔泛扁舟下,今闻太守行。

山川应好在,为道旅人情。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