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为重世缘轻,总属閒游岂计程。
九曲仙班邀鹤驭,半空天乐奏鸾笙。
经旬绝粒抛烟火,到处行歌变姓名。
多少函中遗蜕在,不知若个是前生。
道缘为重世缘轻,总属閒游岂计程。
九曲仙班邀鹤驭,半空天乐奏鸾笙。
经旬绝粒抛烟火,到处行歌变姓名。
多少函中遗蜕在,不知若个是前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道义超脱世俗的旅人初至武夷山的体验与感悟。诗人以“道缘为重世缘轻”开篇,点明了此行的主旨在于追寻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而非世俗的羁绊与束缚。接着,“总属閒游岂计程”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次旅行的随性与无拘无束,不计行程,只求心灵的解放。
“九曲仙班邀鹤驭,半空天乐奏鸾笙”两句,运用浪漫的想象,将武夷山的自然景观与神话色彩相结合,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仙鹤驾云而来,空中飘荡着悠扬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经旬绝粒抛烟火,到处行歌变姓名”则展示了旅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长达十日的斋戒生活,远离尘世的烟火气,以歌声行走于山间,甚至改变自己的姓名,以示对世俗身份的解脱,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最后,“多少函中遗蜕在,不知若个是前生”表达了对生命轮回与前世今生的思考,暗示在这次旅行中,旅人不仅体验了当下的自由与超脱,也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生命哲学问题,对自我存在与宇宙真理有了新的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生命奥秘的深刻感悟,具有浓厚的道家哲学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
我法本无相,孰为君写貌。
念珠双手拈,布衲一身罩。
秋水湛精神,独立若凝眺。
远望信俨然,近观宛迫肖。
四大原假合,何取容光照。
岂果色是空,不妨惟心造。
是盖有真机,谁识个中妙。
问君君不言,相视但一笑。
纷纷卜肆深五行,子以逢掖能知星。
儿时上学眼如烛,夜夜仰面看天庭。
埃风?雨彤云里,日晏肠鸣市无米。
百钱下帷学君平,窗户中有吾伊声。
亦知东坡磨砚厄,梅荒孤吟鬓霜白。
安知神奇亦有臭腐时,不见春秋书陨石。
百原山头鹤不归,远孙流落沧江湄。
深衣大带冠嵬巍,劲气崷崒崆峒低。
平生不俯俗子首,食箪悬墙歌吾伊。
莳香环屋供吟弄,冷石幽云选春梦。
吞腥逐臭暍黄尘,笑杀世人无鼻孔。
濂溪爱莲陶爱菊,和靖梅花子猷竹。
楚骚兰桂有不同,昔所难并今所足。
问君是中有何好,君言妙处难为道。
四时风味一家春,八窗玲珑三径晓。
金精故山深冥冥,芝田朮圃无人耕。
几时脱我马口衔,与君煎茶祇愁□。
老天忌君取数多,皑霜涂屋冰塞河。
竹门肩舆不得施,闭户且赋疏影横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