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百八出疏寮,霸业峥嵘转瞬销。
宫阙何年开法刹,河山终古咽寒潮。
光摇珠海东西塔,梦断罗浮上下桥。
欲觅南能论兴废,菩提叶落影萧萧。
钟声百八出疏寮,霸业峥嵘转瞬销。
宫阙何年开法刹,河山终古咽寒潮。
光摇珠海东西塔,梦断罗浮上下桥。
欲觅南能论兴废,菩提叶落影萧萧。
这首清代诗人梁光的《和曾宾谷方孝伯游光孝寺韵》描绘了一幅寺庙钟声悠扬、历史沧桑变迁的画面。首句“钟声百八出疏寮”以钟声起笔,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庄重,"百八"象征佛教的108种烦恼,"出疏寮"则点出钟声源自深幽的僧舍。
第二句“霸业峥嵘转瞬销”则通过对比,将雄图霸业的辉煌瞬间与寺庙的永恒相对照,表达了世事无常的哲理。"峥嵘"形容事业的显赫,"转瞬销"则揭示其消逝之快。
接下来的“宫阙何年开法刹,河山终古咽寒潮”,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宫殿和江山,想象它们见证了佛法的流传,而"寒潮"则增添了历史的冷峻感。
“光摇珠海东西塔,梦断罗浮上下桥”描绘了寺庙塔影在海面摇曳,以及梦境中罗浮桥的虚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最后,“欲觅南能论兴废,菩提叶落影萧萧”,诗人表达出对南能禅师般智慧的向往,以“菩提叶落”象征佛法的衰落与寂寥,以“影萧萧”渲染出一种深沉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寺为线索,寓言历史兴衰,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世间沧桑的深刻洞察。
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
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
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
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
数曲迷幽嶂,连圻触闇泉。
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
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
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
急管杂青丝,玉瓶金屈卮。
寒天高堂夜,扑地飞雪时。
贺君关西掾,新绶腰下垂。
白面皇家郎,逸翮青云姿。
明旦之官去,他辰良会稀。
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
季女犹自小,老夫未令归。
且看匹马行,不得鸣凤飞。
昔岁到冯翊,人烟接京师。
曾上月楼头,遥见西岳祠。
沙苑逼官舍,莲峰压城池。
多暇或自公,读书复弹棋。
州县信徒劳,云霄亦可期。
应须力为政,聊慰此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