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卜筑倚花泾,风物佳时许叩扃。
石骨透烟通体绿,松身卧藓一边青。
纵横药树穿藤架,破碎溪山上画屏。
记得年前曾往返,而今相忆鬓星星。
君家卜筑倚花泾,风物佳时许叩扃。
石骨透烟通体绿,松身卧藓一边青。
纵横药树穿藤架,破碎溪山上画屏。
记得年前曾往返,而今相忆鬓星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秀美的园林景象。诗人汪琬以细腻的笔触,回忆起江氏园亭位于花泾旁,环境优美,四季宜人。园中石头嶙峋,仿佛透过烟雾显露出翠绿之色,松树依傍着青苔,显得生机盎然。药草藤蔓攀爬在错落有致的架上,山溪小径与周围的景色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诗人感叹,虽然年前曾多次游历此地,如今回忆起来,不禁感叹岁月如梭,自己已两鬓斑白。整首诗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凭高有客沾襟,苍茫胜迹空延伫。
榕阴不断,鹧鸪飞上,越王台树。
香浦鱼沉,珠江雁杳,花田无主。
算由来闲气,英雄粉黛,一般到,销魂处。
唤起柔情侠骨。定相怜,客愁孤注。
韶光正好,为谁掷向,蛮烟蜑雨。
双髻扶头,十眉连手,欲留难住。
任千金散尽,只携宝剑,陆生归去。
香火岁时祭,湖水似臣心。
清流不断,千年姓字列东林。
未了生前遗憾,岂是先生力薄,无计破群阴。
固有浩然气,天地是知音。二百载,方寸石,竟难沈。
人间万事,忧喜得失古犹今。
天道好还之理,旧物完璞不损,四字抵千金。
永锡子孙福,世守此规箴。
悄意难描,幽情谁见,久无人赋双文。
梧影单衫,闲中验取腰身。萧生作意经营。
写浓香、不着些颦。曾波横溜,浅樱忍笑,活现伊人。
书帘小暇,妆阁清欢,钗边翠滑,镜里红分。
欹床凝睇,心苗全染幽芬。道不销魂。
相看处、递尽温存。问真真。他年好忆,月想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