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阿字掌孟崖州》
《怀阿字掌孟崖州》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绝塞驱驰经两夏,珠崖跋涉又当春。

鹡原多难空劳汝,茅屋深移更累人。

荡荡薰风车辙远,条条细柳草堂新。

兴怀岂尽伤离别,白拂微言清昼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感慨。首联“绝塞驱驰经两夏,珠崖跋涉又当春”以壮阔的边塞和遥远的珠崖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历经春夏的艰辛旅程。颔联“鹡原多难空劳汝,茅屋深移更累人”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疲惫。

颈联“荡荡薰风车辙远,条条细柳草堂新”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通过“薰风”、“车辙”、“细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尾联“兴怀岂尽伤离别,白拂微言清昼贫”则点明了主题,诗人认为怀念不仅仅是离别的伤感,更是对友情、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理解,即使在清贫的生活中,也能从与友人的回忆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品格。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谢安淝水之捷

徼倖成大功,莫如谢安石。

秦兵八十万,仅恃淝水隔。

太傅方游山,未暇纡筹策。

幸而朱序来,急进乘其隙。

临阵肯退师,天夺符坚魄。

遂令小儿辈,铭勋垂竹帛。

否则局上棋,着着无生机。

风流大罪案,又劳史官断。

(0)

七十自寿八首·其三

也能小楷作蝇头,似比随园胜一筹。

偶喝枭卢寻彦道,喜笼蟋蟀上杭州。

不教当路俗尘扰,便是今生清福修。

三十明经四十吏,白云天际去悠悠。

(0)

毛义檄

毛义捧檄色然喜,张公掉头去不已。

仲氏列鼎心骨悲,不如百里走负米。

天阙西北地南倾,思欲补之嗟晚矣。

不复更仕终母忧,自古纯臣必孝子。

温峤之裾姜维书,二毛斑斑潘岳舆。

(0)

归虞山三峰游剑门作

昨自西浮玉,归来乌目巅。

重探剑门迹,今雨旧雨连。

盘谈奇石下,长啸豁崖前。

拟蹑石罅上,茧丛绝攀援。

纡径造峰顶,藓滑女萝搴。

划空一拳石,跃临殊未便。

倒悬状如伞,削就疑神仙。

我独雄跨坐,同游皆骇然。

湖光衔夕照,村树含湖烟。

相传周尚文,隐此为渔佃。

俯观极万象,眼底括三千。

忽听晚钟送,心澄若湛渊。

暮色起林壑,白云相与还。

陡闻众谷响,顿识临济禅。

(0)

挽翁同和

黄扉归去白云身,翰墨流传自有神。

千秋是非君莫问,即论八法亦传人。

(0)

自城北登虞山日晚始抵城西

我从城北来城西,正中日影已渐低。

琴川七道响如箭,日月湖好分东西。

言游虞仲两高卧,冢柏高与浮云齐。

何应尚父亦来此,世去已远愁无稽。

东旺里接太伯冢,一县已判东西姬。

澹台南游亦曾到,吾道东亦嗟宣尼。

奔车我已愧伯夷,抚剑切莫谈要离。

千年遗事若转瞬,海色黯惨山低迷。

人行深竹苦寥寂,怪鹊飞上山坡啼。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