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上乌桥送别频,湖光烂熳望行人。
欲将夜舸陪嘉月,肯住空林伴老身。
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从何得道怀惆怅,莫是人间屡见春。
厌上乌桥送别频,湖光烂熳望行人。
欲将夜舸陪嘉月,肯住空林伴老身。
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从何得道怀惆怅,莫是人间屡见春。
此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离别之情和对人间无常的感慨。首句“厌上乌桥送别频”中,“厌上乌桥”指的是高高的乌桥,这里的“厌上”生动地表现出一种迫切和重复的送别场景。
“湖光烂熳望行人”用了对比手法,湖光在乌云的映照下显得分外明亮,而行人则渺小,反衬出送别时的心情复杂。诗人通过这种视觉上的对比,传达了对离去之人的依依不舍。
“欲将夜舸陪嘉月”表达了诗人想要随着夜色和美好月光,一直陪伴到最后。但是“肯住空林伴老身”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我安慰,空林寂静,是诗人愿意在这里安度晚年。
接下来的两句,“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以独鹤的飘逸和归云的无常比喻人生之旅,表达了对人间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的心情随着自然景物的变换而起伏。
最后两句,“从何得道怀惆怅,莫是人间屡见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由于无法抑制对离别之人的思念,诗人感慨万千。这里的“屡见春”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生命和情感的不断更替。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对自然、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一丝缠茧,尽沉沉抽绪,长篇小令。
多少花间肠断句,恼煞江南春信。
滴粉搓酥,偷声减字,莫是张三影。
金荃怨曲,骚人此际愁听。
休学刻意伤春,词人红豆,近渐飘零尽。
吟瘦晓风残月下,柳七名心应冷。
惨绿年华,苏黄才调,传写空中恨。
词坛拔帜,封侯谁道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