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二》
《菩萨蛮·其二》全文
清 / 关锳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白蘋多处人争渡。一痕青见西陵树。随意夕阳明。

渡江闻雁声。凄凉人散后。几点鸦争柳。

浅水画桥横。可怜潮自生。

(0)
鉴赏

这首《菩萨蛮(其二)》由清代诗人关锳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黄昏时分的宁静画面。

“白蘋多处人争渡”,开篇即展现出一幅繁忙而生动的景象,白蘋丛中,人们争相划船渡过。这既描绘了水乡生活的忙碌与热闹,也预示着即将进入一个更为静谧的氛围。

“一痕青见西陵树”,随着视线的转移,诗人将我们的目光引向远方,只见一抹青色在西边的山林中显现,仿佛是远处的树木在夕阳下投下的影子。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

“随意夕阳明”,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光线柔和而温暖,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随意”二字,既表达了夕阳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渡江闻雁声”,随着船只在江面上行驶,不时传来雁群的叫声。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描绘,也是对季节更替、迁徙与归宿的隐喻,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凄凉人散后”,当人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夜晚降临,四周显得格外寂静,一种淡淡的凄凉感油然而生。这里通过“人散后”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人生的无常。

“几点鸦争柳”,夜幕降临时,几只乌鸦在柳树间争抢食物,它们的叫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这一细节虽小,却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同时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浅水画桥横”,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条浅水中的画桥横跨水面,连接着两岸。这既是实写景物,也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可怜潮自生”,最后,诗人以“可怜潮自生”收尾,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叹,也是对生命循环、时间流逝的感慨。潮水自生,寓意着生命的生生不息,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综上所述,《菩萨蛮(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黄昏图景,展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对时间、生命、情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关锳
朝代:清

清浙江钱塘人,字秋芙。诸生蒋坦妻。工书、画、琴及诗词。多愁善病,诵经学佛。早卒,坦著《秋灯琐忆》记其事。有《三十六芙蓉诗存》、《梦影楼词》。
猜你喜欢

小瓷瓶

小瓷瓶,形模端正玉色明。

乌聊山边才百文,见者叹赏不容声。

乃知物无贱与贵,要在制作何如耳。

轮囷如瓠不脱俗,虽玉万镒吾何取。

王正二日闻斯言,欣然为赋瓷瓶篇。

浊世愦愦随风旋,蹠不夷谋吁可怜。

百年气节一朝捐,身落粪壤心窬穿。

岂不见齐田鲁季势薰天,万世之下箪瓢贤。

熊也勉旃然不然。

(0)

千古吟

日杲杲兮风叶翩翩,饥我禾黍兮渴饮涧泉。

伏羲非画孔非编,非有秘旨天外传。

小黠大痴亦何苦,汗牛充栋终不补。

晴窗白发一事无,独抱遗经吊千古。

(0)

新亭观菊二首·其二

日融香煖闹枝头,绕砌回环看不休。

莫把此花容易看,东篱无菊不成秋。

(0)

哭顾平甫前韵

郊原几度踏春晴,此日空山草木春。

泪尽两行悲不尽,眼前安得见斯人。

(0)

夜观汝溪二侄象棋四首·其三

伏险藏机深复深,旁观袖手独沉吟。

忍将局上閒棋子,碍却怡怡兄弟心。

(0)

花头巡检先君纪之详矣孝女乡女子骑虎以救亲今汝滩下有孝女石即其处也乡之得名以此然则汝滩旧名女滩米坑旧名女坑皆当仍旧不可改也吾乡有此二事宜庙而祭之以表励风俗因成一绝道余所志云

花头巡检骂贼死,蓬首女儿骑虎号。

安得邦人百世祀,巍巍忠孝配颜曹。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