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缠茧,尽沉沉抽绪,长篇小令。
多少花间肠断句,恼煞江南春信。
滴粉搓酥,偷声减字,莫是张三影。
金荃怨曲,骚人此际愁听。
休学刻意伤春,词人红豆,近渐飘零尽。
吟瘦晓风残月下,柳七名心应冷。
惨绿年华,苏黄才调,传写空中恨。
词坛拔帜,封侯谁道无分。
一丝缠茧,尽沉沉抽绪,长篇小令。
多少花间肠断句,恼煞江南春信。
滴粉搓酥,偷声减字,莫是张三影。
金荃怨曲,骚人此际愁听。
休学刻意伤春,词人红豆,近渐飘零尽。
吟瘦晓风残月下,柳七名心应冷。
惨绿年华,苏黄才调,传写空中恨。
词坛拔帜,封侯谁道无分。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严茂才和徐卿的词作情感与艺术境界。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一丝缠茧”、“金荃怨曲”、“惨绿年华”等,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一丝缠茧”,形象地描绘了词作的细腻与复杂,如同丝线般交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思绪。“尽沉沉抽绪,长篇小令”,则展现了词作既有宏大的叙事,也有精巧的小品,情感深沉而细腻。
“多少花间肠断句,恼煞江南春信”,通过“肠断句”与“恼煞”等词语,表达了词作中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尤其是对江南春景的眷恋,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忧郁与感伤。
“滴粉搓酥,偷声减字,莫是张三影”,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词作中的细腻情感比作“滴粉搓酥”,同时提到“偷声减字”,暗示词作在形式上也追求创新与变化,如同张先(字子野,号“张三影”)的词作风格一样,既注重音律之美,又不乏情感的深刻表达。
“金荃怨曲,骚人此际愁听”,“金荃”是古代著名的诗歌集,《金荃词》是严茂才的代表作之一,此处借指其作品的哀怨情调,与屈原等骚人的情感共鸣,强调了词作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与文化内涵。
“休学刻意伤春,词人红豆,近渐飘零尽”,这一句表达了对词人创作态度的思考,提醒不应过于刻意地表达哀愁,而是要自然流露情感。同时,“红豆”作为传统文学中的常见意象,象征着相思之情,暗示词人的作品中可能包含了对爱情或离别的深刻体验。
“吟瘦晓风残月下,柳七名心应冷”,“晓风残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凄美景象,此处用来形容词人在清晨的微风与残月下的吟咏,以及内心的感受。柳永(字耆卿,世称柳七),宋代著名词人,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此处暗含对严茂才词风的赞赏与共鸣。
“惨绿年华,苏黄才调,传写空中恨”,“惨绿年华”描绘了青春岁月的短暂与美好,与“空中恨”形成对比,强调了词作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苏轼(字子瞻)、黄庭坚(字鲁直)均为宋代文坛巨匠,他们的才华与作品被广泛传颂,此处借以赞美严茂才的词作能够与这些伟大的作品相提并论。
“词坛拔帜,封侯谁道无分”,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严茂才在词坛地位的认可与肯定,暗示其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也能够在词坛留下自己的印记,成为一代词宗。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严茂才词作的描绘与评价,展现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对于词作创作的独到见解与深刻理解。
雨雪萧萧闭关卧,劲风吹寒激窗过。
篝灯不寐抚髀坐,哀歌中夜无人和。
只今书牍有三千,不似东皋二顷田。
餔糜一饱寒无毡,男号女啼常在前。
曾闻宁生一叩角,下车载之相齐国。
人生穷达未可卜,布衣且寄灵台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