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澜文运已多年,正赖如椽力挽牵。
金马故为家旧物,火牛频遇圣朝怜。
吾宗自爱诗传钵,臣叔尤耽易绝编。
堪报先公还一事,表章经学御筵前。
狂澜文运已多年,正赖如椽力挽牵。
金马故为家旧物,火牛频遇圣朝怜。
吾宗自爱诗传钵,臣叔尤耽易绝编。
堪报先公还一事,表章经学御筵前。
这首明代王彦泓的《送五叔父北上兼和来韵》表达了诗人对五叔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学术传承的重视。首句“狂澜文运已多年”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与文化承继的重要性,而“正赖如椽力挽牵”则赞美五叔父在维护文学传统中的关键作用,比喻他像大笔一样有力地支撑着文运。
接下来,“金马故为家旧物,火牛频遇圣朝怜”借用了历史典故,金马是指五叔父过去的显赫地位,火牛则象征着朝廷对他的器重,表达了对五叔父在圣明时代受到的恩宠和期待。
“吾宗自爱诗传钵,臣叔尤耽易绝编”进一步强调了家族对诗歌和儒家经典的热爱,五叔父尤其醉心于研读《易经》,这不仅是个人的兴趣,也是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最后,“堪报先公还一事,表章经学御筵前”表达了诗人希望五叔父此行能有所建树,将先辈的学问发扬光大,并在皇帝面前展示经学的辉煌,以报答先人的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五叔父的勉励,也体现了对学术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最难消受,是落花时节,一声声雨。
费尽伤春闲气力,多谢啼鹃辛苦。
酒薄侵愁,灯寒压梦,长日如年度。
无情草碧,天涯妨我延伫。
记得前事关心,又小楼昨夜,东风如虎。
禅榻萧条欺短鬓,不是双鬟妙舞。
破寺吹箫,中年抱病,更有何人妒。
黄昏几阵,沈沈帘影催暮。
问一重山,两重水,天涯知在何处。
春来惯消瘦,尽罗衫宽著,黛眉愁妩。
陌上花开,楼头燕过,芳讯玉关通否。
无情终不信,把前番已悔,后期还误。
记杨柳阴中,封侯人远,白头飞絮。最怜香梦苦。
夜来恨、隔断长亭树。
漫注念、踏青斗草,寒食清明,画罗裙底城南路。
东风卷尘去,任一片、马蹄红雨。奈多病、伤迟暮。
相逢须早,纵是倾城颜色,华年那堪细数。
狂药非佳味。问当时、七贤因甚,但思沉醉。
曹马递兴皆乱贼,魏晋何君可事。
算惟有、酒杯堪对。
枕曲餔糟张白眼,看俗流、群奉丕昭帝。
佯作达,岂无意。甘心埋照应非易。
笑山王、尚留遗憾,始同终异。
守志五君长不变,嵇阮向刘而已。
仗一节、尽能传世。
光禄诗篇高咏罢,度红酣、斜日霜林里。
清戛玉,竹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