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寒梅未试盐,熬波何事被凝严。
解教炉火添馀烬,似妒阳乌到短檐。
幽谷但期回暖律,交光何用映疏帘。
朝来一扫穷阴处,先照群峰最上尖。
墙角寒梅未试盐,熬波何事被凝严。
解教炉火添馀烬,似妒阳乌到短檐。
幽谷但期回暖律,交光何用映疏帘。
朝来一扫穷阴处,先照群峰最上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后初晴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表达了一种期待春暖的美好情感。
"墙角寒梅未试盐,熬波何事被凝严。" 这两句写的是在冬日里,即使是梅花也不必急于开放,因为外面的雪水还未融化,一切生长都需要等待时机。而“熬波”指的可能是一种冻结的水面,表明天气依然寒冷。
"解教炉火添馀烬,似妒阳乌到短檐。" 这两句则转向室内,描写人们为了御寒而添加燃料,以维持温暖。这里“似妒阳乌”可能是形容烟雾的颜色或形状,而“短檐”则指屋檐。
"幽谷但期回暖律,交光何用映疏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在深邃的山谷中,只希望能够恢复自然界的正常节律。而“交光”指阳光穿透薄纱,这里表现了一种温暖与希望。
"朝来一扫穷阴处,先照群峰最上尖。" 最后两句写的是雪晴之后,一轮红日首先照耀在最高的山峰之上。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描绘,也象征着希望和新生的到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冬去春来的转换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
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
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
遥谢载醪袪惑者,吾今欲辩已忘言。
众生堕八难,身心俱丧失。
惟有一念在,能呼观世音。
火坑与刀山,猛兽诸毒药。
众苦萃一身,呼者常不痛。
何用呼菩萨,当自救痛者,不烦观音力。
众生以二故,一身受众苦。
若能真不二,则是观世音。
八万四千人,同时俱起救。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