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
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
缓步凌彩茜,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
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
何似钟山集,徵文及惠休。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
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
缓步凌彩茜,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
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
何似钟山集,徵文及惠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诗人首先描写了凤翅山的雄伟景象,"双峰开凤翅"表达了山峰如鸟翼般张开,气势非凡。紧接着是"秀出南湖州",通过对比,凸显了凤翅山之美丽与突出。
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地势和树木,"地势抱郊树"给人以稳固、包容之感,而"山威增郡楼"则描绘出了山势的壮观与郡城楼阁的雄伟相得益彰。
诗中还穿插了人物活动,如"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表明诗人在这个美丽环境中遇到了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这些人物的出现让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随后,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自己的行走过程,如"缓步凌彩茜,清铙发飕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也突出了周围环境的生机与活力。"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则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
在后半部分,诗人更加深入地描述了山川之美,如"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景色与季节交织,使得画面更为丰富。"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番景色的深刻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激励。
最终,诗人以一位先贤进行对比,如"何似钟山集,徵文及惠休",通过这种比较,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作品,也将眼前的美景与历史上的文学盛事相连,增添了一份文化的深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