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石巉岩骨貌粗,蓬蓬荒草鬓模糊。
我来未必曾相识,见说依稀似小姑。
峻石巉岩骨貌粗,蓬蓬荒草鬓模糊。
我来未必曾相识,见说依稀似小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山的外貌特征,通过与“小姑山”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首句“峻石巉岩骨貌粗”,以“峻石”和“巉岩”形容山的形状,突出其险峻和坚硬的质地,用“骨貌粗”强调山体的原始和粗犷之美。接下来,“蓬蓬荒草鬓模糊”,以“蓬蓬”形容草木茂盛,而“荒草”则暗示了山地的荒凉与野性,整体营造出一种自然未被文明触及的原始景象。通过“鬓模糊”这一比喻,将山体比作老人的鬓发,既表现了山的古老,也增添了时间流逝的沧桑感。
后两句“我来未必曾相识,见说依稀似小姑”,则从诗人的主观感受出发,表达了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情感。诗人或许并未在之前见过如此相似的山景,但通过他人的描述,仿佛找到了某种共鸣或记忆中的影子,这种微妙的感受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层次的联系与对话。
整首诗通过对山体形态、植被状态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洞察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审美情趣的追求。
昔始载铅椠,上国欣翱翔。
冰泮雪既消,朱葩迎鼌阳。
文心与云集,道翮谁翰张。
之子应运作,百和先一倡。
攀飞操威凤,辟邪属神羊。
流俗亦起顽,圣人思见刚。
矧予托交早,既觏靡愆忘。
永矢奉良规,济津是为梁。
梦蝶枕髑髅,观鱼有至乐。
涂龟曳其尾,犠牲任燔烙。
彭殇既可齐,鹏鴳应同适。
把酒上濠梁,不见庄生迹。
人生百年间,与运为顺逆。
存神蛰龙蛇,良玉瑑圭璧。
往来莫或知,出处无损益。
曰予事驱驰,岩栖渺何择。
揆彼逍遥游,谁为腐鼠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