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蝶枕髑髅,观鱼有至乐。
涂龟曳其尾,犠牲任燔烙。
彭殇既可齐,鹏鴳应同适。
把酒上濠梁,不见庄生迹。
人生百年间,与运为顺逆。
存神蛰龙蛇,良玉瑑圭璧。
往来莫或知,出处无损益。
曰予事驱驰,岩栖渺何择。
揆彼逍遥游,谁为腐鼠嚇。
梦蝶枕髑髅,观鱼有至乐。
涂龟曳其尾,犠牲任燔烙。
彭殇既可齐,鹏鴳应同适。
把酒上濠梁,不见庄生迹。
人生百年间,与运为顺逆。
存神蛰龙蛇,良玉瑑圭璧。
往来莫或知,出处无损益。
曰予事驱驰,岩栖渺何择。
揆彼逍遥游,谁为腐鼠嚇。
这首诗《述古(其二)》由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处世之道。
首句“梦蝶枕髑髅”,以庄周梦蝶的典故开篇,暗喻人生如梦,虚幻不实。髑髅则象征生命的终结,引出对生死的思考。接着“观鱼有至乐”、“涂龟曳其尾”、“犠牲任燔烙”等句,分别以观鱼之乐、乌龟的自在与牺牲的无奈,展现了不同生命状态下的快乐与痛苦,寓意人生百态,各有所得。
“彭殇既可齐,鹏鴳应同适”两句,引用了庄子的“彭殇齐寿”的思想,指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生活。同时,将大鹏与小鸟并提,强调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精神层面的平等与和谐。
“把酒上濠梁,不见庄生迹”描绘了一幅饮酒谈笑、超然物外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越世俗的愿望。然而,“人生百年间,与运为顺逆”又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控性。
“存神蛰龙蛇,良玉瑑圭璧”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认为人应当像蛰伏的龙蛇一样,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力量,如同美玉需要精心雕琢,人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完善。
最后,“往来莫或知,出处无损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独立思考,认为无论是在世还是隐退,都不应该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重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曰予事驱驰,岩栖渺何择”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思。
“揆彼逍遥游,谁为腐鼠嚇”以《逍遥游》中的大鹏鸟为例,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对那些被世俗观念束缚的人进行了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各种形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充满了对自由、平等、和谐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修养与道德追求的重视。
沂泗之水来鲁邦,平沙千里流淙淙。
忽逢吕梁万石硔,势与石斗不肯降。
半天捲起千尺泷,怒声日夜相摏撞。
有如万骑腾骊䮾,左挟贲获右羿逢。
恶若哮虎鼎可扛,踊槊跃矢横矛鏦。
风云蛇鸟万旌幢,大呼击碎龙文杠。
死战不复留空羫,我生事业在北窗。
蒙庄一卷映秋釭,每羡老叟何其憃。
忠信出入言非哤,及此更觉心悾悾。
西风吹衣衣茸尨,茅店沽来酒盈缸。
篙人赠我尺鲤双,扣舷而歌和柷椌。
问禹何故留此洚,何当理我小舽艭。
东浮溟海西岷江,沛然一口吸老庞。
要使后土安鸿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