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空斋强自持,岁縻廪粟幸逃讥。
玉龙祷罢终成弃,梁燕栖深不似归。
已促山童开菊径,久惭野鹤候柴扉。
瘠耕寒钓平生志,清梦频宵绕翠微。
风雨空斋强自持,岁縻廪粟幸逃讥。
玉龙祷罢终成弃,梁燕栖深不似归。
已促山童开菊径,久惭野鹤候柴扉。
瘠耕寒钓平生志,清梦频宵绕翠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尹廷高在永嘉任职期满后,等待接替者未到时的孤独与思归之情。首句“风雨空斋强自持”,通过风雨中的空寂书斋,表达了诗人坚韧地自我支撑的境况。他庆幸自己虽生活简朴,但得以避免他人讥讽,这从“岁縻廪粟幸逃讥”中可见。
接下来,“玉龙祷罢终成弃”,暗指诗人曾试图通过祈祷来改变现状,但最终未能如愿,暗示了内心的无奈和失落。“梁燕栖深不似归”,以梁上的燕子安居不归,反衬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诗人期待山童开辟菊花小径,却也感到惭愧,因为连野鹤都似乎比他更懂得归巢的时宜。
最后两句,“瘠耕寒钓平生志,清梦频宵绕翠微”,诗人表达了自己一生的志向,即使生活清贫,仍坚持耕读和垂钓,而他的思乡之情在夜晚的梦境中常常萦绕在那青翠的山峦之间。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仕途变迁的感慨。
远游旅食荒山里,竹鼠山鸡污刀几。
鸣鞭走送来扣门,眼明忽见衔环子。
江南今秋禾黍熟,场间啄穗惊不起。
正缘一饱堕网罗,包裹头颅行万里。
登盘始欣不负腹,下箸未及先染指。
略须沃酒助甘腴,更觉披绵愈丰美。
使我转忆江湖乡,水珍海错那可忘。
十年不见尚能说,楚人未数鲤与鲂。
蛤蜊含浆自有味,蟹螯斫雪仍无肠。
红螺为酱胜食肉,白?作炙如截肪。
江瑶石首最贵者,千金一枚谁得尝。
但愿浮家老吴越,此生不愿尚书郎。
卫尉筑此堂,栋宇真杰立。
几容五百坐,可饮三千客。
府中省文书,堂上会亲戚。
金杯浪翻江,铜盘光吐日。
侍女发清歌,华筵美遥夕。
当时倏分散,回首遂陈迹。
岂知吾继来,复见少长集。
虽诚慰阔绝,得无感畴昔。
在者皆其孙,乐极悲且泣。
欢娱殆不减,左右或太息。
谅曾事卫尉,始壮今发白。
诸郎各勉旃,宗族期烜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