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楼宵映谢毛丰,凫舄朝飞叶县风。
为邑却应如好妇,高堂难得似痴翁。
郧阳易建汾阳业,棠树何殊宝树丛。
此去只须勤报国,膝边人与子仪同。
凤楼宵映谢毛丰,凫舄朝飞叶县风。
为邑却应如好妇,高堂难得似痴翁。
郧阳易建汾阳业,棠树何殊宝树丛。
此去只须勤报国,膝边人与子仪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遂球为友人谢伯子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即将面临的仕途生涯的勉励。
首联“凤楼宵映谢毛丰,凫舄朝飞叶县风”描绘了友人谢伯子在夜晚的凤楼中映照着毛丰的光辉,早晨穿着凫舄(古代官吏所穿的一种鞋)在叶县的微风中飞翔,形象地展现了其即将踏上仕途的景象,同时也暗喻了他将如同毛丰一般,拥有辉煌的前程。
颔联“为邑却应如好妇,高堂难得似痴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治理地方的能力比作一位贤良的好妇,能够妥善处理地方事务;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孝顺父母的期望,希望他能像痴翁一样,对父母充满敬爱和孝顺之心。
颈联“郧阳易建汾阳业,棠树何殊宝树丛”进一步赞扬了友人的才能和品德。郧阳易建汾阳业,意指友人有能力在郧阳这样的地方建立一番事业,如同汾阳王郭子仪一样功勋卓著;棠树何殊宝树丛,则是赞美友人的品行如同棠树一般珍贵,如同宝树丛中的一颗明珠,既独特又宝贵。
尾联“此去只须勤报国,膝边人与子仪同”是对友人的最后寄语,鼓励他前往郧阳任职后,要勤奋工作,报效国家,希望他能在仕途上取得如同郭子仪一样的成就,并且在家中也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如同子仪身边的亲人一样。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祝福,也有对其品德和能力的高度评价,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凤阙开晴霞,龙楼啼曙鸦。
春风上春月,吹满上林花。
上林花色明如绣,亚相考功新入奏。
遥从花外驻公车,更向花间听禁漏。
禁漏丁丁杂佩环,朱衣玉貌动宸颜。
铨司藻鉴悬秋水,宪府威名重泰山。
廊庙雍容需衮职,徵迎不用皇华敕。
元知北斗近三台,早见东人歌九罭。
都下旧游怀丙辰,回头二十九回春。
看花借问当时侣,白发重逢今几人。
豫章城南高士眠,豫章太守榻常悬。
汉廷使者召不起,土室蓬门江水边。
江水悠悠朝市改,故国荒凉宅安在。
墟里遥看变夕烟,墓田谁为羞春?。
使君五马双朱轮,露冕乘春意气新。
下车先问南州客,恐有当时下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