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兴》
《夜兴》全文
宋 / 汪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簟纹如水浸蟾光,睡觉湖边月半床。

道是广寒疑不是,月中那得藕花香。

(0)
翻译
竹席上的纹路仿佛浸润着月光,如同水波荡漾,我在湖边睡去,月光洒满半张床。
人们说这是广寒宫的景色,但又似乎不像,月宫中怎么会有荷花的香气呢?
注释
簟纹:竹席上的纹理。
浸蟾光:被月光浸润。
睡觉:入睡。
湖边:湖畔。
月半床:月光覆盖了半个床面。
道是:人们说。
广寒:广寒宫(传说中的月亮上的宫殿)。
疑不是:难以确定是否。
月中:在月宫中。
那得:哪里会有。
藕花香:荷花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簟纹如水浸蟾光"中,"簟纹"指的是窗棂投射在窗上或墙上的影子,而"蟾光"则是月亮的别称,这里形象地将窗棂的影子比作流动的水,表达了夜晚宁静的氛围。"睡觉湖边月半床"则描绘诗人在湖边安然入睡,而月色如同一张半展开的床笫,温柔地覆盖着大地。

接下来的两句"道是广寒疑不是,月中那得藕花香"则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气候的感受。"道是广寒"意味着人们说这是寒冷的季节,但诗人却感到一种不确定,因为在这宁静的夜晚,他似乎闻到了藕花的香气,而藕花通常与温暖和生机有关,这与严寒的季节相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湖边景色和藕花香气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同时,诗人也巧妙地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中温度与感觉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

作者介绍

汪莘
朝代:宋   字:叔耕   号:柳塘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生辰:1155~1227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猜你喜欢

雪复晴

冬来多是雨,日日望云回。

飘洒不成雪,连绵如入梅。

高风吹日上,短景为山催。

那问归家事,床头有宿醅。

(0)

晚晴野望

洞庭微雨后,凉气入纶巾。

水底归云乱,芦丛返照新。

遥汀横薄暮,独鸟度长津。

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

悠悠只倚杖,悄悄自伤神。

天意苍茫里,村醪亦醉人。

(0)

冬不出吟

冬非不欲出,欲出苦日短。

年老恐话长,天寒怕归晚。

山翁头有风,乡友情非浅。

必欲相招延,春光况不远。

(0)

早睡

老人如婴儿,起晏睡常早。

粗毡薄絮被,孤枕自媚好。

倒床作龟息,逡巡辄复觉。

隔门灯火明,仿佛闻语笑。

杯棬相劝酬,往往见讥诮。

披衣坐跏趺,衰老当自了。

室空窗亦虚,半夜明月到。

老卢下种法,从古无此妙。

根生花辄开,得者自不少。

要须海底行,更问药山老。

(0)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哓哓六男子,弦诵各一经。

复生五丈夫,戢戢丁欲成。

归田了门户,与国充践更。

普儿初学语,玉骨开天庭。

淮老如鹤雏,破壳已长鸣。

举酒属千里,一欢愧凡情。

(0)

送张天觉得山字

西登太行岭,北望清凉山。

晴空浮五髻,晻霭卿云间。

馀光入岩石,神草出茅菅。

何人相指似,稍稍落人寰。

能令堕指儿,虬髯茁冰颜。

祝君如此草,为民已痌瘝。

我亦老且病,眼花腰脚顽。

念当勤致此,莫作河东悭。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