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龄长此祝如山,镜面轩斋图画间。
乐对清阴蒲节近,欣陪色笑凤楼閒。
劝餐敬进仙厨膳,视事旋催朝士班。
马技更陈新雨后,遥峰澄景黛蛾弯。
萱龄长此祝如山,镜面轩斋图画间。
乐对清阴蒲节近,欣陪色笑凤楼閒。
劝餐敬进仙厨膳,视事旋催朝士班。
马技更陈新雨后,遥峰澄景黛蛾弯。
这首诗描绘了孟夏时节,皇宫畅春园内的一次皇家宴席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宫廷文化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太后在畅春园赐膳的盛况,以及与皇族成员共度欢愉时光的情景。
首先,诗中“萱龄长此祝如山”一句,巧妙地将萱草的长寿寓意与皇太后的寿辰相联系,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深深祝福。接着,“镜面轩斋图画间”描绘了宴会场所的精致与华美,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
“乐对清阴蒲节近,欣陪色笑凤楼閒”两句,不仅展现了宴会的欢乐氛围,还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美好。蒲节即端午节,此处通过“清阴”二字,既点明了季节,也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
“劝餐敬进仙厨膳,视事旋催朝士班”则体现了宴会中的礼仪与秩序,仙厨膳指的是精心准备的佳肴,而“视事旋催朝士班”则表明了皇太后在宴会间隙仍需处理政务,体现了她的勤勉与责任。
“马技更陈新雨后,遥峰澄景黛蛾弯”最后两句,以马术表演作为宴会的娱乐活动,新雨后的景色更加清新宜人,远处的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宴会的丰富多彩,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生动地再现了清代宫廷宴会上的盛况,展现了皇室生活的奢华与尊贵,同时也蕴含了对皇太后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山庄中山最高处,千峰万岭莫与齐。
金山黑山山城外,虽高于此望觉低。
避暑本自无暑到,夏不厌凉语可稽。
乘閒策马试登陟,浓青深翠盘云蹊。
每值嘉荫辄止憩,为恐仆从劳攀跻。
到来一笠冠绝顶,天风拂拂吹天䨑。
有时晴光摇草树,有时晦影沈岩溪。
吾知之矣起予思,便与作歌亭柱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