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云白似吾无,似笑头颅非故吾。
世态日随人事变,山灵何必讶头颅。
山青云白似吾无,似笑头颅非故吾。
世态日随人事变,山灵何必讶头颅。
这首诗是明代湛若水所作的《访庐山白鹿洞(其二)》中的片段。诗人以山色与自我心境相映照,表达对世间变迁的感慨。首句“山青云白似吾无”描绘了山色的清朗,似乎与诗人的心境融为一体,没有世俗的纷扰。次句“似笑头颅非故吾”则借山之“笑”表达对过去自我认知的反思,暗示人事已非,自己也有所变化。
后两句“世态日随人事变,山灵何必讶头颅”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连山灵都不必对诗人的外在变化感到惊讶,因为这些都是自然法则。诗人通过与自然的对话,传达出一种超脱物外、顺应变化的人生哲理。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思。
武皇车驾东南出,访道求仙希万一。
屏风九叠云物清,意恐神仙藏此室。
羽章之馆缔构新,坛场夜夜祈星辰。
蓬莱缥缈不可到,桥山一闭逾千春。
咏真之天在旁侧,白昼潭心飞霹雳。
田收岁美龙亦閒,唯有济瀹照空碧。
谁道寻真是女郎,朝餐松桂夜焚香。
明眸绿鬓今何在,意已霞衣侍玉皇。
堂堂司寇公,族姓原自古。
支流入汉唐,浩渺无寻处。
子瞻得家法,自少不勤苦。
戏剧入场屋,名声振寰宇。
凝思肤寸云,落笔万点雨。
中间触机阱,窘若带箭虎。
坎轲连交游,冻饥及稚乳。
归来直玉堂,得失亦相补。
顾我縻一官,未即江海去。
裳衣裹穷猿,系以三尺组。
知公心胸中,坦不置城府。
漫刺犹可持,还当谒文举。
昨日焚香谒圣母,青衫鞠躬如负弩。
但乞天开万里明,埽去浮云戢风雨。
谓宜言发即响报,岂知神不听我语。
门前白浪如银山,江上狂风如怒虎。
船痴橹硬不能拔,未免栖迟傍洲渚。
轻盈但爱白鸥飞,颠顿可怜芳草舞。
三江五湖历已尽,势合平夷反龃龉。
上水歌呼下水愁,北船萦绊南船去。
寄言南船莫雄豪,万事低昂如桔槔。
我当卖剑买牲牢,再扫灵宇陈肩尻。
黄金壶樽沃香醪,神喜借以南风高。
扬帆拍手笑尔曹,不知流落何江皋,荒洲寂寥听怒号。
摇摇春霜草头白,冰如龙蛇当辙迹。
天开日丽非偶然,昨夜满山明月色。
忆昨北走关山中,下坂还登百千尺。
狂风虚霰何可当,破碎貂狐作巾帻。
今朝驿道千里平,而况六幕俱空明。
昔何艰险此何易,付予荣枯岂天意。
人心既好马亦骄,腾缰齧辔鸣萧萧。
我今亦复歌且谣,惠相好者同游遨。
相与驰君之乐郊,从此不嗟冲涉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