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皎无尘,浓酥点烂银。
园池晴后雪,风景腊中春。
采蜜蜂时背,偷香蝶命屯。
都将潇洒格,分付与诗人。
一径皎无尘,浓酥点烂银。
园池晴后雪,风景腊中春。
采蜜蜂时背,偷香蝶命屯。
都将潇洒格,分付与诗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春日园林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高雅的艺术追求。
“一径皎无尘”开篇便以洁净无尘的小路映入眼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而纯净的环境之中。紧接着,“浓酥点烂银”则描绘了春日阳光下的雪花,如同细腻的酥油一般,点缀在枝头,闪耀着银白色的光泽。
“园池晴后雪”一句不仅延续了前两句对白色之美的描绘,而且通过“晴后雪”的意象,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难得的自然景观——春日阳光下的雪花,既是大自然赋予的一份特殊恩赐,也彰显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知。
“风景腊中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更宽广的空间,通过“腊中春”的意象,让人感觉到即便是在最冷的季节,大自然依然能够展现出生机与希望。这里,“腊”指的是古代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份,即现代的十二月至次年正月,这一时期常常是冬日最为严寒之际。
“采蜜蜂时背,偷香蝶命屯”两句则引入了生动活泼的小生命——勤劳的蜜蜂和优雅的蝴蝶。它们在诗人笔下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更成为传递春天气息和生命力之美好的象征。
最后,“都将潇洒格,分付与诗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好景致的珍视与领悟。这里,“潇洒格”指的是一种从容不迫、自然流畅的艺术风格,而“分付与诗人”则意味着这些美好的瞬间和情感是专为诗人准备的,是他们心灵上的盛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园林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世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