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春霜草头白,冰如龙蛇当辙迹。
天开日丽非偶然,昨夜满山明月色。
忆昨北走关山中,下坂还登百千尺。
狂风虚霰何可当,破碎貂狐作巾帻。
今朝驿道千里平,而况六幕俱空明。
昔何艰险此何易,付予荣枯岂天意。
人心既好马亦骄,腾缰齧辔鸣萧萧。
我今亦复歌且谣,惠相好者同游遨。
相与驰君之乐郊,从此不嗟冲涉劳。
摇摇春霜草头白,冰如龙蛇当辙迹。
天开日丽非偶然,昨夜满山明月色。
忆昨北走关山中,下坂还登百千尺。
狂风虚霰何可当,破碎貂狐作巾帻。
今朝驿道千里平,而况六幕俱空明。
昔何艰险此何易,付予荣枯岂天意。
人心既好马亦骄,腾缰齧辔鸣萧萧。
我今亦复歌且谣,惠相好者同游遨。
相与驰君之乐郊,从此不嗟冲涉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驿道行旅的图景,诗人在描述早春时节,草头白发之景象后,转而忆起往昔北行关山中的艰险历程。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不同环境,诗人表达了对现状的满足和喜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中“摇摇春霜草头白”一句,以生动形象描绘出早春景色,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冰如龙蛇当辙迹”则是将自然景观与交通工具相结合,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力量。
“昨夜满山明月色”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夜晚美好景色的记忆,而“今朝驿道千里平”则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顺畅与安稳。这里的对比,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不同,更是心理感受的转变。
“昔何艰险此何易,付予荣枯岂天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宿命观念,将个人遭遇的变化归结为天意,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命运的敬畏之心。
“人心既好马亦骄,腾缰齧辔鸣萧萧。”此处写出了诗人与马匹之间的默契,以及对美好生活状态的享受。紧接着,“我今亦复歌且谣”表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惠相好者同游遨。相与驰君之乐郊,从此不嗟冲涉劳。”则是诗人对美好友伴的感激,以及期待未来的美好旅行生活,不再叹息于艰难险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