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深情的诗歌。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诗人通过蒹葭(一种水草)的不同状态,以及白露未晞、为霜等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伊人(所思之人)深沉的思念和追寻。
每一段都在重复“溯洄从之”和“宛在水中央/湄/中坻/沚”,这种结构上的重复强化了诗人不懈追求的心情,以及对伊人的深切怀念。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如蒹葭的生长状态和露水的变化,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追寻,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颇为常见,是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