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行篇中有至论,书斋乡县两存存。
南音楚国钟仪操,仁术函人孟氏言。
近信每随流水到,旧庐凝望度云屯。
里非胜母泉君子,循取佳名睹圣门。
儒行篇中有至论,书斋乡县两存存。
南音楚国钟仪操,仁术函人孟氏言。
近信每随流水到,旧庐凝望度云屯。
里非胜母泉君子,循取佳名睹圣门。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何弃仲的作品,名为《儒行篇》。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儒学的推崇和对古代圣人之道的追寻。
“儒行篇中有至论,书斋乡县两存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他在书房里研读经典和思考儒学理念的场景。"儒行篇"指的是儒家经典中关于人生道德的讨论,而“书斋乡县两存存”则描绘了作者在家乡的书房内外都保存着这些经典,显示出他对知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南音楚国钟仪操,仁术函人孟氏言。”这里提到了南方的音乐(南音)以及古代楚国的礼仪之美,同时也引用了孟子的教诲。"南音"可能是指一种文化或者审美的追求,而“楚国钟仪”则是对过去某种美好传统的怀念和颂扬。"仁术函人孟氏言"则表明作者对于孟子学说的尊崇和认同。
“近信每随流水到,旧庐凝望度云屯。”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近信”可能指的是一种内心的信念或者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而“每随流水到”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变化的顺应和接受。"旧庐凝望度云屯"则是描述作者在一座老房子里静坐观赏天空中云朵的样子,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里非胜母泉君子,循取佳名睹圣门。”这两句诗强调了对道德修养和品行的追求。“里非胜母”可能在赞美一种不为人知的高尚品质,而“君子”则是儒家理想中的人格典范。"循取佳名"表达了对美好名声的追求,而“睹圣门”则是在寻找和敬仰圣贤之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儒学经典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高洁,以及他对于道德修养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扬帆溯大江,八月风水壮。
波涛东北驶,舟楫西南向。
鹢首共飘飖,鸿毛自飞飏。
俯窥积潦深,仰瞩青冥旷。
三山点微茫,七泽吞浩荡。
淮海亘长流,荆湘弥远望。
是时霜露秋,原野气悽怆。
啼乌古城曲,落木澄潭上。
中流天色改,云物忽异状。
飞雨洒长淮,惊飙驾高浪。
群龙歘掀舞,万马齐奔放。
奔腾注三峡,喷薄凌千嶂。
大哉乾坤内,一气浮泱漭。
不睹疏凿勤,焉知禹功广。
微名逐羁旅,万里适炎瘴。
已昧垂堂戒,恐罹旷官谤。
临深重兢业,吊古增惆怅。
烟飞曹魏走,鸟散苻秦丧。
佳气连濠泗,雄都归帝王。
兵戈久未息,险阻不可仗。
兹行信寂寞,壮观亦豪宕。
鲜脍松江鲈,清樽采石酿。
赤壁晴更登,黄楼晚须访。
击楫歌远游,沧浪起渔唱。
《八月二十三日溯大江遇风雨作》【元·蓝智】扬帆溯大江,八月风水壮。波涛东北驶,舟楫西南向。鹢首共飘飖,鸿毛自飞飏。俯窥积潦深,仰瞩青冥旷。三山点微茫,七泽吞浩荡。淮海亘长流,荆湘弥远望。是时霜露秋,原野气悽怆。啼乌古城曲,落木澄潭上。中流天色改,云物忽异状。飞雨洒长淮,惊飙驾高浪。群龙歘掀舞,万马齐奔放。奔腾注三峡,喷薄凌千嶂。大哉乾坤内,一气浮泱漭。不睹疏凿勤,焉知禹功广。微名逐羁旅,万里适炎瘴。已昧垂堂戒,恐罹旷官谤。临深重兢业,吊古增惆怅。烟飞曹魏走,鸟散苻秦丧。佳气连濠泗,雄都归帝王。兵戈久未息,险阻不可仗。兹行信寂寞,壮观亦豪宕。鲜脍松江鲈,清樽采石酿。赤壁晴更登,黄楼晚须访。击楫歌远游,沧浪起渔唱。
https://shici.929r.com/shici/I5wpvVq14.html
我昔结屋依云林,开窗正对浮云岑。
山花烂漫散春色,崖木惨淡垂秋阴。
篮舆欲往空费力,十步五步还坐息。
日斜又向茅屋归,惆怅三年登未得。
范宽生纸写作图,中堂忽见遥峰孤。
白云黄雾自舒卷,湿翠晴岚时有无。
半空石壁悬飞瀑,下有良田艺桑竹。
买牛春雨早归耕,莫遣儿孙忘乡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