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自村落,柴门相依排。
炊烟起蠕蠕,苍然成午霾。
霃霃眩山影,恍惚山雨来。
因风飘渐薄,山翠微微开。
幻象喜无着,廓然放我怀。
移神就飞鸟,往复与之偕。
山南自村落,柴门相依排。
炊烟起蠕蠕,苍然成午霾。
霃霃眩山影,恍惚山雨来。
因风飘渐薄,山翠微微开。
幻象喜无着,廓然放我怀。
移神就飞鸟,往复与之偕。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村落的宁静生活和自然景色的变化,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首句“山南自村落,柴门相依排”,描绘了一幅山脚下村落的景象,柴门排列,简单而宁静,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朴素之美。
接着,“炊烟起蠕蠕,苍然成午霾”,通过炊烟的升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朦胧的氛围,仿佛是午后的时光在缓缓流淌。
“霃霃眩山影,恍惚山雨来”两句,运用了光影与雨的意象,山影在雾气中显得模糊而神秘,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天,增添了几分期待与想象。
“因风飘渐薄,山翠微微开”,随着微风的吹拂,山色逐渐变得清晰,翠绿的山峦仿佛在向人展示其独特的魅力,这种变化给人以心灵上的触动。
“幻象喜无着,廓然放我怀”,诗人面对这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象,内心充满了喜悦与自由,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心灵得到了释放。
最后,“移神就飞鸟,往复与之偕”,诗人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飞翔的鸟儿,与它们一同在天空中翱翔,表达了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新酒此时熟,故人何日来。
自从金谷别,不见玉山颓。
疏索柳花碗,寂寥荷叶杯。
今冬问毡帐,雪里为谁开。
闲绕洛阳城,无人知姓名。
病乘篮舆出,老著茜衫行。
处处花相引,时时酒一倾。
借君溪阁上,醉咏两三声。
但有闲销日,都无事系怀。
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树合阴交户,池分水夹阶。
就中今夜好,风月似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