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箔凉飔入,金壶昼刻长。
鸾台尘不动,销尽故时香。
珠箔凉飔入,金壶昼刻长。
鸾台尘不动,销尽故时香。
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节时节宫廷中的景象。"珠箔凉飔入",通过珠帘的缝隙,微凉的风轻轻吹入,暗示了季节转换,天气渐凉。"金壶昼刻长",金制的壶中计时的沙漏显得格外漫长,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是节日里等待的悠闲心境。
"鸾台尘不动",鸾台是古代宫殿中放置玉牒或符命的地方,这里以尘埃不惊来形容宫廷的宁静与肃穆。"销尽故时香",则暗指过去的美好记忆或香气逐渐消散,寓意着时光变迁,人事如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宫廷的静谧氛围,同时也寓含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欧阳修作为北宋文豪,他的诗词往往情感深沉,此诗也不例外。
阑干四面山无数。供望眼、朝与暮。
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
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冰肌不受铅华污。更旎旎、真香聚。
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人且住。
藕花都放,木犀开后,待与乘鸾去。
小亭独酌兴悠哉,忽有清愁到酒杯。
四面青山围欲合,不知愁自那边来。
秋成粟满仓,冬藏雪盈尺。
天意悯无辜,岁事了不逆。
谁言丰年中,遭此大泉厄。
肉好虽甚精,十百非其实。
田家有馀粮,靳靳未肯出。
闾阎但坐视,悯悯不得食。
朝饥愿充肠,三五本自足。
饱食就茗饮,竟亦安用十。
奸豪得巧便,轻重窃相易。
邻邦谷如土,胡越两不及。
闲民本无赖,翩然去井邑。
土著坐受穷,忍饥待捐瘠。
彼哉陶钧手,用此狂且愎。
天且无奈何,我亦长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