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四面山无数。供望眼、朝与暮。
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
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冰肌不受铅华污。更旎旎、真香聚。
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人且住。
藕花都放,木犀开后,待与乘鸾去。
阑干四面山无数。供望眼、朝与暮。
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
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冰肌不受铅华污。更旎旎、真香聚。
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人且住。
藕花都放,木犀开后,待与乘鸾去。
这首宋词《御街行(其二)无题》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首句“阑干四面山无数”,描绘出词人所处环境的开阔与壮丽,山峦连绵,视野开阔。接下来,“供望眼、朝与暮”表达了词人对山水的无尽眷恋,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能引人凝望。
“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运用拟人手法,写风儿带着雨水穿过山岭,为词人带来清凉,扫除夏日的炎热。室内,“纱厨如雾,簟纹如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暗示词人内心的清凉世界。
“冰肌不受铅华污。更旎旎、真香聚”赞美了自然的纯净与香气,暗示词人追求高洁品格,不愿被世俗尘埃沾染。最后三句,“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人且住。藕花都放,木犀开后,待与乘鸾去”,词人借荷花盛开、木犀花香的季节,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伴侣的期待,以及想要远离尘世、携手共度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山水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出词人超凡脱俗的意趣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连榻听松,过门看竹,相期放迹林峦。
一卧沧江,秋光几换颓颜。
凄凄夜雨黄花泪,更为谁、弹满西阑。
恁销沈,玉海珊枝,不挂渔竿。
曾传交让池边树,有吴侨并宅,偕隐高閒。
片席鸥波,应通鹤梦清寒。
归云已是忘机地,漫醉抛、屋里青山。
最知心,斜月窥尊,长送君还。
明月谁家,甚今年今夕,多事重圆。
移盘夜辞汉阙,贮泪铜仙。
珠帘画栋,倒寒波、空影如烟。
魂断处,长门烛暗,数声惊雁蛮弦。
还见山河残影,恁磨成桂斧,补恨无天。
凄凉镜尘顿掩,云里婵娟。
东华故事,祝团圞,归梦空悬。
凝望久,蓬壸翠水,西流好送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