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谁家,甚今年今夕,多事重圆。
移盘夜辞汉阙,贮泪铜仙。
珠帘画栋,倒寒波、空影如烟。
魂断处,长门烛暗,数声惊雁蛮弦。
还见山河残影,恁磨成桂斧,补恨无天。
凄凉镜尘顿掩,云里婵娟。
东华故事,祝团圞,归梦空悬。
凝望久,蓬壸翠水,西流好送槎还。
明月谁家,甚今年今夕,多事重圆。
移盘夜辞汉阙,贮泪铜仙。
珠帘画栋,倒寒波、空影如烟。
魂断处,长门烛暗,数声惊雁蛮弦。
还见山河残影,恁磨成桂斧,补恨无天。
凄凉镜尘顿掩,云里婵娟。
东华故事,祝团圞,归梦空悬。
凝望久,蓬壸翠水,西流好送槎还。
这首《汉宫春·庚子闰中秋》是清代词人郑文焯的作品,以闰中秋为背景,表达了词人的深深感慨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开篇“明月谁家”问及月之归属,暗示离别与怀念。"多事重圆"则寓言国家命运多舛,中秋团圆难以为继。
"移盘夜辞汉阙,贮泪铜仙"描绘了中秋佳节却无法团圆的景象,铜仙像仿佛含泪,寄托着词人对宫廷衰落的哀伤。接下来的"珠帘画栋,倒寒波、空影如烟",通过描绘冷寂的宫殿和月影,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魂断处,长门烛暗,数声惊雁蛮弦"借长门宫的典故,表达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荣华的追忆。"还见山河残影"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破碎的现实,"磨成桂斧,补恨无天"则表达了词人对恢复国家统一的渴望。
下片"凄凉镜尘顿掩,云里婵娟",以镜子积尘和云中月影象征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东华故事"提及仙界传说,词人期盼能如仙人般团圆,但"归梦空悬"说明这仅是遥不可及的愿望。最后,词人长久凝望,希望蓬壶的碧水能承载他的思念,随西流的江水将梦境带回故乡。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寄寓了词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