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览千秋迹,因为万里游。
冰从昔人合,水似往时流。
北土寒应厉,东风急亦柔。
几回陵谷改,不去有沙鸥。
欲览千秋迹,因为万里游。
冰从昔人合,水似往时流。
北土寒应厉,东风急亦柔。
几回陵谷改,不去有沙鸥。
这首诗《渡滹沱》由明代诗人薛服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渡过滹沱河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自然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欲览千秋迹,因为万里游”开篇即展现出诗人远行的壮志和对历史遗迹的渴望探索之心。他不仅是为了旅行而行万里路,更是为了追寻那些跨越千年的历史痕迹,表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求知欲望。
接着,“冰从昔人合,水似往时流”两句,诗人以冰与水为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冰的凝结与水的流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永恒变化,同时也暗示着人类文明的延续与更迭。冰象征着过去,水则代表了现在,两者虽形态不同,却共同构成了时间的长河。
“北土寒应厉,东风急亦柔”进一步展示了季节变换的景象。北国之地,寒冷应更加严峻,然而春风虽急,却也温柔地吹拂着大地,带来生机与希望。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中冷暖交替的规律,也寓意着人生中的艰难与美好并存。
最后,“几回陵谷改,不去有沙鸥”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的变化与生命的永恒。山川地貌可能历经多次变迁,但沙鸥依然在河畔飞翔,象征着生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着自由与活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薛服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超越物质世界的超然情怀。
北风凛冽寒侵骨,冻合明湖冰半尺。
况复漫空吹柳絮,千山飞鸟藏无迹。
今朝雪霁同云开,唤舟渐有游人来。
银桥横锁不可进,篙师奋勇呼若雷。
高擎巨梃露两肘,渐见层冰缺湖口。
汹如金铁相挈撞。未识水仙震惊否。
兔起鹘落势不平,手挥白雨力匪轻。
豁然恍似城郭破,但见利锷如椎成。
舟行顺势倍曲折,船头又阻重冰白。
急呼舟子更持槌,如巨岳崩如帛裂。
岸边冰坚类石横,千杵不动仍硁硁。
严威冷冱有若此,慨然念彼号寒声。
遥看老梅正僵卧,登岸还寻酒家坐。
却忆重光大雪年,人著芒鞋踏冰过。
十日不踏兴胜寺,张子讶我何深藏。
谓疑幽忧属末疾,岂知发兴搜诗肠。
我初学此无检束,虞初九百恣荒唐。
稍参涪翁变诗派,意趣结约无飞扬。
十年弃置久不事,解散韬帙从忀徉。
含毫叩景偶一试,忽觉泥井生寒浆。
浓书细字急不择,蝼蚓诘曲肥鸦旁。
到口有物当一吐,安能呐舌如周昌。
古人精严有真放,下手得快天机张。
六朝文士不解此,散叶骏马驱跛羊。
三辰分光精气薄,语言缩畜如羸尪。
虽然此中有泾渭,岂得芜秽夸汪洋。
句律稍悟嗟已晚,嗜好多可无专场。
千金狐裘饰羔袖,汉冠晋制兼唐装。
吾文所病亦在此,自成一家今未尝。
当年猛志压崔蔡,翻恐汪魏相低昂。
先生不嗔后生笑,所虑惟此余寻常。
谁与吾党二三子,妙解知我非猖狂。
《澄斋来讶久不出因作此并呈石生明叔》【清·梅曾亮】十日不踏兴胜寺,张子讶我何深藏。谓疑幽忧属末疾,岂知发兴搜诗肠。我初学此无检束,虞初九百恣荒唐。稍参涪翁变诗派,意趣结约无飞扬。十年弃置久不事,解散韬帙从忀徉。含毫叩景偶一试,忽觉泥井生寒浆。浓书细字急不择,蝼蚓诘曲肥鸦旁。到口有物当一吐,安能呐舌如周昌。古人精严有真放,下手得快天机张。六朝文士不解此,散叶骏马驱跛羊。三辰分光精气薄,语言缩畜如羸尪。虽然此中有泾渭,岂得芜秽夸汪洋。句律稍悟嗟已晚,嗜好多可无专场。千金狐裘饰羔袖,汉冠晋制兼唐装。吾文所病亦在此,自成一家今未尝。当年猛志压崔蔡,翻恐汪魏相低昂。先生不嗔后生笑,所虑惟此余寻常。谁与吾党二三子,妙解知我非猖狂。
https://shici.929r.com/shici/zuYzdy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