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蟠际,在虫莫知。实尸雨霖,鞭雷摇帜。
蠢蠢生齿,腹饥谋食。四时罔避,力穑艺稷。
耕深耰疾,人不胜天。云蒸雾滃,赖龙以全。
兹山由里名澄江,奫沦崒嵂龙之汪。
飞液遇坎堪滥觞,荆扉挹啖逾蔗浆。
焦土石裂暍欲僵,捧罂膏流收丰穰。
天漏资车翻手强,扫氛驳翳开扶桑。
郑公庆馀森圭璋,使君成民神且康。
报功新庙益炽昌,龙兮无专白云乡。
龙德蟠际,在虫莫知。实尸雨霖,鞭雷摇帜。
蠢蠢生齿,腹饥谋食。四时罔避,力穑艺稷。
耕深耰疾,人不胜天。云蒸雾滃,赖龙以全。
兹山由里名澄江,奫沦崒嵂龙之汪。
飞液遇坎堪滥觞,荆扉挹啖逾蔗浆。
焦土石裂暍欲僵,捧罂膏流收丰穰。
天漏资车翻手强,扫氛驳翳开扶桑。
郑公庆馀森圭璋,使君成民神且康。
报功新庙益炽昌,龙兮无专白云乡。
这首宋诗《重修龙堂诗》是郑漻所作,描绘了龙德潜藏于自然之中,虽微不可见,却能带来丰沛的雨水和雷电,滋养万物生长。诗中通过描述农夫辛勤耕耘的情景,强调人力与自然之力的互动,以及龙的恩泽使得干旱之地得以滋润,人们生活富饶。诗人赞美龙堂的神圣力量,将其比作澄江中的龙潭,其水犹如甘露,拯救了干涸的土地。龙堂的修建不仅是对龙神的敬仰,也是对地方官郑公的功绩的纪念,他使百姓安康,新庙的建立更显其功绩显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龙神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认为龙不应独居于白云仙境,而是与人间共享福祉。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象征意义,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梁苑吟新,高阳饮散,玉容寂寞妆楼。
故人应念我,折赠水晶球。
不须倩、东风说与,吹箫云路,解佩江流。
似天涯、邂逅相逢,低问东州。
为花更醉,细挼香、酒面酥浮。
记桥月同看,帘风共笑,仙枕曾游。
无奈乍晴还雨,江天暮、飞絮悠悠。
莫先教偷取,春归满地清愁。
玉梅吹霁雪,觉和气、满南州。
更连夕晴光,一番小雨,朝霭全收。
人情不知底事,但黄童白叟总追游。
驾海千寻彩岫,涨空万点星球。风流。秀色明眸。
金莲步、度轻柔。任往来燕席,香风引舞,清管随讴。
何曾见痴太守,已登车、去也又迟留。
人似多情皓月,十分照我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