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避凄清,莺来放诞,几处荒台零甃。
三面围墙,随意野花如绣。
除残照悄地相寻,只冷月觉来都瘦。
碎莓苔上了纱窗,隔窗两树水杨柳。
销沉金碧似梦,闻道颦歌艳舞,芳春前后。
红粉青衫,料也一般非旧。
怅沿阶难觅遗钗,想题壁定欹吟袖。
问分明隔巷人家,胜游曾见否?
蝶避凄清,莺来放诞,几处荒台零甃。
三面围墙,随意野花如绣。
除残照悄地相寻,只冷月觉来都瘦。
碎莓苔上了纱窗,隔窗两树水杨柳。
销沉金碧似梦,闻道颦歌艳舞,芳春前后。
红粉青衫,料也一般非旧。
怅沿阶难觅遗钗,想题壁定欹吟袖。
问分明隔巷人家,胜游曾见否?
这首《绮罗香·废园》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充满怀旧情感的画面。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废园中蝶、莺、野花、残照、冷月、莓苔、水杨柳等自然景物与昔日的繁华景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蝶避凄清,莺来放诞”,开篇即以对比手法,通过蝴蝶的躲避和黄莺的放纵,暗示了废园中往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清冷与荒凉。“几处荒台零甃”进一步点明了废园的荒芜状态,零落的砖瓦残垣,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
“三面围墙,随意野花如绣”,围墙虽在,却已失去守护的作用,任由野花肆意生长,如同绣花般点缀着这片荒芜之地,既是对自然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是对废墟中残留美好事物的感慨。
“除残照悄地相寻,只冷月觉来都瘦”,残阳与冷月,是时间流逝的象征,它们静静地照耀着废园,让词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岁月的沧桑。这里的“瘦”字,不仅形容月亮的形态,更暗含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碎莓苔上了纱窗,隔窗两树水杨柳”,莓苔覆盖的窗户,水杨柳隔着窗子映入眼帘,这些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废园的荒凉与寂寥,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丝的生机与希望。
“销沉金碧似梦,闻道颦歌艳舞,芳春前后”,昔日的金碧辉煌,如今只剩下梦一般的回忆,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只能从传说中追寻。芳春前后,既是时间的流逝,也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红粉青衫,料也一般非旧”,红粉佳人与青衫男子,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形象,这里用来比喻往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变迁,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怅沿阶难觅遗钗,想题壁定欹吟袖”,在废园的小径上,难以找到昔日留下的首饰,想象着曾经的题壁诗,袖子或许已被泪水打湿。这一句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问分明隔巷人家,胜游曾见否?”最后,词人向邻近的人家发问,是否曾见过这里曾经的繁华景象,以此表达对过往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寻。
整首词通过对废园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情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断槎无叶又无枝,得似勾春柳一丝。
不是画船栖泊处,白鸥飞下立多时。
吴下吾游地,因君思又飘。
水花香外雨,沙鸟梦边潮。
载酒浮官舫,吟诗上驿桥。
三高祠下过,为赋楚辞招。
夜阑风薄树,雨急水坍沙。
书在吾何恨,春深自忆家。
高花犹著雪,浅草早鸣蛙。
同是离居客,相逢吊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