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忧河决,六月浪深时。
已逐鱼龙怒,还生禾稼悲。
雨来帆影重,风急棹声迟。
曾识麻姑语,桑田会有期。
年年忧河决,六月浪深时。
已逐鱼龙怒,还生禾稼悲。
雨来帆影重,风急棹声迟。
曾识麻姑语,桑田会有期。
这首清代诗人董思凝的《过宿迁值河水泛决夹河皆成巨浸行百余里始入新河即景有作》描绘了河水泛滥的场景。诗人以忧虑的口吻表达了对黄河水患的年年担忧,特别是在六月洪水汹涌之时,不仅威胁着鱼龙的安全,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深深的悲痛。雨水加重了船只的负载,帆影显得沉甸甸;疾风吹过,桨声显得缓慢而沉重。诗人借麻姑之语,暗示世间万物都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表达出对洪水终将退去,人们期待的安宁与农田复苏的信心。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雪色迷江国,人谁入蔡城。
窗虚元自白,梅破不胜清。
佳客苦难唤,清尊只细倾。
吾衰便静退,不忍浪谈兵。
韵胜江梅,笑杏俗桃粗,空眩妖艳。
尽屏铅华,天赋翠眉丹脸。
门闭昼永春长,看燕子、并飞撩乱。
叹岁华若箭频换。深院有谁能见。
夜来初得同相荐。便门阑、瑞烟葱茜。
天然素质真颜色,直是惊人眼。
曾向众里较量,似六个、骰儿六点。
应自来恨闷,和想忆,都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