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乘孤艇,沿缘乱苇间。
时看黄叶落,境共白鸥闲。
林影溪边屋,钟声云外山。
故人今不见,月出棹歌还。
秋水乘孤艇,沿缘乱苇间。
时看黄叶落,境共白鸥闲。
林影溪边屋,钟声云外山。
故人今不见,月出棹歌还。
这首清代查升的《访吴采山不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乘着一叶孤舟在秋水之上,穿行于丛生的芦苇之间,展现了季节的萧瑟与环境的幽静。他不时留意着飘落的黄叶,与悠闲的白鸥相伴,营造出一种淡泊而恬淡的意境。
沿着溪流前行,林木的倒影映照在水边的小屋,远处的钟声悠然传来,仿佛来自云端之上的山峰,增添了时空的深远感。诗人访友未遇,不禁勾起了对故人的思念,此时明月升起,伴随着他的归航,唱出了淡淡的离情和对友人无尽的期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既有寻访的期待,也有独处的寂寥,以及对友情的怀念,展现出清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心境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悟。
近别会有期,远别易惨凄。
一人失意行,众宾颜色低。
相顾各无语,握手立大堤。
白沙飞轻烟,赤草漫路蹊。
灶户八九家,皮肉瘦且黧。
再拜谒官长,鹄立无所赍。
孤厅如荒邮,壁落新补泥。
日没官吏散,角角野雉啼。
归来对寒灯,儿女相孩提。
虽云去乡国,喜不闻鼓鼙。
官卑职易称,牛刀用割鸡。
回首华亭鹤,月白露凄凄。
戚戚多忧思,悠悠悲夜长。
摄衣坐窗间,仰睇明月光。
明月有盈亏,轨度岂无常。
南箕与北斗,万古不更张。
人事有大谬,天道信茫茫。
泠泠山下泉,汨汨谷中源。
中有双鲤鱼,浮游戏波澜。
江汉岂不深,欲往道无缘。
风云谅难遇,栖栖守故渊。
但恐勺水枯,终为渔者怜。
感此令人悲,置身良独难。